: ·分子模拟·二次元 本博客文章皆为原创,版权归作者Sobereva所有,从未向任何个人或组织授权转载过,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文章内容(但非常欢迎转发文章链接)!将本博客图片、文字挪作它用者将追究法律责任!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http://www.keinsci.com)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计算化学公社”:http://bbs.keinsci.com。“思想家公社QQ群” 专供讨论理论和计算化学,合计上万人,介绍和加入方式见//www.umsyar.com/QQrule.html。Sobereva制作的硬件资料库://www.umsyar.com/datasheet.rar 2025-11-24T11:30:00+08:00 Typecho //www.umsyar.com/feed/atom <![CDATA[近期北京科音举办的计算化学类培训班的通知及未来培训的预告]]> //www.umsyar.com/1000 2016-12-12T00:06:00+08:00 2016-12-12T00:06:00+08:00 sobereva //www.umsyar.com 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http://www.keinsci.com)从2015年起举办的各种计算化学培训班以非常高的含金量和良心的收费而著称,深受历届学员好评,在计算化学领域内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和很好的口碑,欢迎进入http://bbs.keinsci.com/forum-43-1.html查看历届培训回顾和学员参后感想,也欢迎进入http://www.keinsci.com/workshop.html了解培训信息。

以下是北京科音近期举办的培训以及未来要举办的培训的预告。培训地点皆为北京,全部由博主Sobereva讲授。不方便到现场参加,或者等不及参加下一届培训者,也可以向北京科音官方购买往届培训资料自学,请见以下培训班介绍页面里的购买说明,费用可以开具发票以供报销。 

  • 第24届北京科音初级 培训班2025年11月29-12月2日。报名正在进行中,请进入此页面查看详情和报名方式:http://www.keinsci.com/workshop/24KEQC。培训内容介绍见http://www.keinsci.com/KEQC
    简介:本培训专门面向 零基础的学员,以及虽然使用过 程序,但是尚不能合理、不犯错地完成各种常见计算任务的基础薄弱的初级研究者。培训将会用十分简单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实例,以又好、又快、又正确的方式带领学员们踏入 研究的大门,在了解基本的 知识的同时能够通过主流 程序顺利地完成常见的 计算任务。本培训的内容覆盖了撰写一般应用性 研究论文所需要的绝大部分知识。学员在参加过初级班,入了门并经过一段期间的量化计算实践后,再参加北京科音的中级 培训班,研究能力会明显更上一层楼,在巩固之前所学内容的同时将掌握更多知识和计算技巧、能够研究更广阔更深入的问题。

  • 第5届CP2K第一性原理计算培训班2025年12月20-23日,报名正在进行中,请进入此页面查看详情和报名方式:http://www.keinsci.com/workshop/5KFP。培训内容介绍见http://www.keinsci.com/KFP
    简介:第一性原理计算是指基于量子力学框架定义的理论方法结合计算机模拟运算的方式研究周期性体系,主要涉及固体、液体及其界面相关的各种问题的研究。北京科音CP2K第一性原理计算培训班专门讲授如何通过功能全面、速度超级快、开源免费、知名度相当高的CP2K程序做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各类问题。本培训涵盖的主题非常广泛,深入浅出,讲授极其详细,给出的例子十分丰富,精心制作的幻灯片超过2300页!虽然非常强大的CP2K程序的使用相对复杂,但我们相信学员们通过本培训的特别细致、系统的讲解,将能够游刃有余、轻车熟路地利用CP2K研究各种实际问题。此外学员会充分感受到结合Multiwfn使用CP2K真是超级方便,而且Multiwfn大大扩展了CP2K能研究的问题。

  • 第10届 波函数分析与Multiwfn程序培训班:预计2026年4月左右。培训内容介绍见http://www.keinsci.com/WFN
    简介:电子的波函数分析是应用性 研究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理论计算和波函数分析如同主食和配菜,缺一不可。只会计算而不会分析则注定难以做出内容充实、视角深入的 研究,也发不了高水准的文章。Multiwfn程序(//www.umsyar.com/multiwfn)是实现波函数分析的极其强大的工具,在世界范围有很大影响力。本培训全面、详细介绍各种波函数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知识,并通过大量实例演示Multiwfn及NBO等波函数分析程序各个功能的使用,以非常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特别丰富的内容,深入浅出,力求使学员充分认识到波函数分析的巨大价值,并能够将之广泛应用于各种实际问题的研究中,从而显著增加研究深度、大幅提升文章水准,使眼界大大开阔,在研究水平上明显高同行一等。我们强烈建议参加过初级 培训班之后参加本培训,二者的内容有关键性的互补!
  • 第18届北京科音分子动力学与GROMACS程序培训班: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培训内容介绍见http://www.keinsci.com/KGMX
    简介:GROMACS是非常优秀、使用特别广泛且完全免费的分子动力学程序,用户数目远多于其它任何分子动力学程序。培训致力于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非常丰富的实例,以又好又快的方式带领初学者(包括零基础的)顺利踏入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大门,在了解分子动力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通过GROMACS程序顺利、合理地完成各种常见体系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任务,并学会如何对结果进行分析处理来获得对研究工作有用的数据。本培训涉及的模拟体系广泛,对模拟技术和GROMACS程序各方面有很系统的讲解,并穿插介绍许多经验技巧,因此也同样很适合已具备一定分子动力学知识和GROMACS使用经验的研究者进一步提升水平、查缺补漏。

  • 第13届北京科音中级 培训班:预计2026年暑期。培训内容介绍见http://www.keinsci.com/KBQC
    简介:本培训面向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的广大从事 研究的研究生(硕士中、后期和博士阶段为主)和青年教师开设。本培训内容超级丰富,信息量巨大,涵盖面非常广,含金量特别高,讲义多达2600余页!培训致力于令学员十分系统、全面、深入地掌握各方面 理论知识,课程中充分融入 和理论化学领域新进展。培训还全面透彻讲解常用 程序的使用方法,并传授大量计算的经验技巧,力求使学员可以游刃有余地运用 程序又好又快地完成各类计算任务。本培训最适合的是已经有至少一年 研究经验者,我们相信这些学员在参加过本培训后 研究水准会得到显著提升,并且眼界大为开阔。
  • 第3届北京科音高级 培训班:预计2027年。培训内容介绍见http://www.keinsci.com/KAQC
    简介:本培训的目的是使得已经有北京科音中级 培训班或相近水平的研究者显著进一步提升研究能力,从“跑”的水平真正达到“跳”的水平,掌握比中级班显著更深、更复杂、更广泛的理论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手段(如CASSCF和多参考计算、从头算动力学、全电子相对论计算、显式相关计算、振动电子光谱的计算、势能面交叉与光化学、极高精度和低标度耦合簇计算、磷光速率的计算、系间窜越与内转换速率计算、双光子吸收的计算,等等),学会更多计算程序(如ORCA、xtb、Dalton、GAMESS-US、MRCC、NWChem、eT、CFOUR)的使用,并且大幅开阔眼界,从而能研究更广阔的问题,做出明显更有深度、更出彩的研究工作。本培训珍稀干货满满,含金量超极高,幻灯片多达2100页以上!提供的输入输出文件多达2600个以上!。把中级班和这个高级班都充分学了,在 计算方面的知识就可以达到近乎完备了,成为真正的 研究高手!

强烈建议关注“北京科音”微信公众号获取未来将要举办的培训的提醒。与培训各种有关的常见问题,诸如举办时间、报名方式等,请参阅《北京科音办的培训班FAQ》(http://www.keinsci.com/FAQ.html),若看过后还有不清楚的,可发邮件至北京科音官方邮箱keinsci[at]sina.com咨询。


提醒:目前社会上黑心山寨计算化学相关培训极多,通过QQ群、电子邮件肆意滥发广告,望广大研究者切勿病急乱投医,否则又浪费时间又白花钱还打击做计算模拟研究的信心,强烈建议阅读《辨别山寨坑钱科研培训的关键九点》(//www.umsyar.com/339)增强辨别能力!

]]>
<![CDATA[通过格点屏蔽巨幅降低IGMH可视化分析片段间相互作用的耗时]]> //www.umsyar.com/756 2025-11-24T11:30:00+08:00 2025-11-24T11:30:00+08:00 sobereva //www.umsyar.com 通过格点屏蔽巨幅降低IGMH可视化分析片段间相互作用的耗时
Significantly reducing computational cost of IGMH visual analysis for interfragment interactions via grid screening

文/Sobereva@北京科音  2025-Nov-24


1 说明

《使用Multiwfn做IGMH分析非常清晰直观地展现化学体系中的相互作用》(//www.umsyar.com/621)中介绍的笔者提出的IGMH方法已经被广泛用于直观分析考察化学体系中的相互作用。这种分析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计算δg、δg_inter、δg_intra、sign(λ2)ρ的格点数据,这也是这种分析最耗时的过程。对于大体系,特别是在CPU比较弱的机子上,IGMH计算格点数据的分析耗时往往挺高。

大多数人用IGMH方法主要是作图分析考察片段间相互作用,这种情况实际上只需要对片段间重叠的区域计算δg_inter和sign(λ2)ρ格点数据就行了,其它区域的格点完全都不需要计算。考虑到这一点,从2025-Nov-24更新的Multiwfn版本开始,支持了一种巨幅节约IGMH图形化考察片段间相互作用耗时的做法,具体来说是这样的:在Multiwfn的settings.ini文件中现在有一个参数名为IGMvdwscl,一个片段的表面是由其中各个原子的范德华半径乘以这个系数对应的原子球叠加构成的表面。在做IGMH或mIGM或IGM分析过程中计算格点数据的那一步,如果某个格点出现在两个或多个片段的表面之间的重叠区域内,则这个格点就会被计算,否则会被直接忽略。利用这个策略,往往可以令IGMH格点数据计算过程耗时降低好几倍甚至更多。能节约百分之多少耗时具体取决于你设的格点数据分布的盒子范围包含了多少可以被忽略的格点。显然,用了这个策略后就只能对δg_inter函数的等值面作图了,而不能对δg和δg_intra等值面作图,因为只有δg_inter的等值面才肯定会落在片段间重叠区域。

IGMvdwscl默认为0,代表不启用这种节约耗时的策略。如果要启用此策略,就恰当设其数值,设得越大降低耗时效果越低,设得越小越有可能截断δg_inter等值面。一般建议用2.0,既足够安全,节约耗时的效果又足够显著。


2 实例

在《8字形双环分子对18碳环的独特吸附行为的 、波函数分析与分子动力学研究》(//www.umsyar.com/674)文中介绍了我研究的OPP双环分子与两个18碳环形成的超分子复合物,文中给出了IGMH图,OPP、第一个碳环、第二个碳环各定义为一个片段。以这个体系为例,我们对比一下用和不用前述加速策略的耗时,在拥有24个物理核心的i9-13980HX CPU上Multiwfn用24核并行计算。这个体系的波函数文件2C18_OPP.wfn在这个压缩包里://www.umsyar.com/attach/756/2C18_OPP.7z。体系总共260个原子,5504个GTF(碳环用的6-311G*基组,OPP双环分子用的6-31G*)。

启动Multiwfn,载入2C18_OPP.wfn,然后输入
20  //弱相互作用可视化分析
11  //IGMH分析
3  //定义三个片段
243-260   //第1个片段原子序号
225-242  //第2个片段原子序号
c  //其它原子作为第3个片段
4  //自定义格点间距或格点数,格点覆盖整个体系
0.2  //0.2 Bohr

格点数据计算总耗时达到600秒,虽然不算太长,但也得在屏幕前等好一阵,对于明显更大的体系或者更弱的CPU没准要花一个小时。对导出的格点数据用VMD作图,0.002等值面的图如下所示。

注意在Multiwfn计算完格点数据后在屏幕上还显示了三种函数的全空间积分值,对应相应格点数据数值的总和乘上格子体积:

 Integral of delta-g over whole space:        231.384179 a.u.
 Integral of delta-g_inter over whole space:    1.184764 a.u.
 Integral of delta-g_intra over whole space:  230.199414 a.u.

下面看看使用节约耗时策略后的情况。把settings.ini里的IGMvdwscl设为2,重新启动Multiwfn并重复前面的操作,计算格点数据之前会有以下提示,说明90.96%的格点都被忽略掉了。

 Prescreening grids with IGMvdwscl parameter:  2.00
 Percent of screened grids:     90.96%

计算总共耗时仅为90秒,只有之前耗时的15%!当前看到的格点数据积分值如下,可见δg_inter函数的积分值几乎没变,充分说明了当前没有忽略掉δg_inter主要分布区域的格点。

 Integral of delta-g over whole space:         41.955223 a.u.
 Integral of delta-g_inter over whole space:    1.179150 a.u.
 Integral of delta-g_intra over whole space:   40.776072 a.u.

用导出的格点数据再次绘制sign(λ2)ρ着色的δg_inter图,会看到得到的图和上面的没有任何差别!另外,使用这种降低耗时的策略也完全不会影响δg_inter与sign(λ2)ρ之间的散点图。

由此例可见,将IGMvdwscl设为2是非常安全的巨幅加速IGMH可视化展现片段间相互作用的策略,推荐使用!这个策略对《使用mIGM方法基于几何结构快速图形化展现弱相互作用》(//www.umsyar.com/755)介绍的mIGM方法同样奏效,只不过mIGM方法本身耗时就远远低于IGMH,对于本文的例子一瞬间就算完,因此这个策略对mIGM不会带来可查觉的收益。

至于IGMH、mIGM、IGM分析的后处理菜单中的计算δG_atom和δG_pair指数的功能,和本文介绍的加速策略无关,IGMvdwscl的设置不影响其耗时和结果。

]]>
<![CDATA[使用mIGM方法基于几何结构快速图形化展现弱相互作用]]> //www.umsyar.com/755 2025-11-24T11:26:00+08:00 2025-11-24T11:26:00+08:00 sobereva //www.umsyar.com 使用mIGM方法基于几何结构快速图形化展现弱相互作用
Using mIGM method to rapidly graphically represent weak interactions based on geometry

文/Sobereva@北京科音   2025-Nov-24


0 前言

弱相互作用的图形化分析方法日趋流行,其中笔者提出的IRI和IGMH方法如今已经被使用得相当普遍,另外还有NCI、aNCI、IGM等方法。笔者专门有两篇综述文章对其进行了非常全面、完整的介绍,如果还没读过的话强烈建议阅读:
Angew. Chem.上发表了全面介绍各种共价和非共价相互作用可视化分析方法的综述
//www.umsyar.com/746
一篇最全面介绍各种弱相互作用可视化分析方法的文章已发表!
//www.umsyar.com/667

近期笔者提出了一种新的弱相互作用可视化方法称为mIGM(modified independent gradient model)并已实现在了Multiwfn程序中。如下一节所示,mIGM有重要、独特的价值。mIGM的原文如下,非常欢迎阅读和引用。使用Multiwfn做mIGM分析时请将此文与Multiwfn程序启动时提示的程序原文一起引用。

Tian Lu, Graphically revealing weak interactions in dynamic environments using amIGM method, Struct. Bond., 190, 297 (2026) DOI: 10.1007/430_2025_95
注1:此文同时作为Computational Methods for the Analysis of Non-Covalent Interactions书的一章出版
注2:mIGM方法是我提出amIGM方法时的重要副产物,所以文章标题上写的是amIGM
注3:如果没有权限访问,也可以看ChemRxiv上的预印版https://doi.org/10.26434/chemrxiv-2025-zts13,内容和正式版没明显区别。引用时请引用正式版


1 mIGM方法介绍

IGMH在前述综述里以及《使用Multiwfn做IGMH分析非常清晰直观地展现化学体系中的相互作用》(//www.umsyar.com/621)中都有充分的介绍,这里就不再多说了。mIGM方法是IGMH的变体,把IGMH中基于波函数计算的实际电子密度替换为准分子密度(promolecular density),准分子密度只需要元素和原子坐标信息就可以由Multiwfn构造出来。

mIGM分析的优点是仅依赖于几何结构而不需要波函数信息,且速度远快于IGMH。IGM方法虽然也有这方面的优点,但mIGM的图像效果明显好于IGM。因此IGM方法可以完全被淘汰了。

mIGM显然不如基于波函数计算的IGMH严格,但对于图形化考察弱相互作用的目的,多数情况下其结果不比IGMH差多少(但对于片段带显著净电荷的情况有可能差得多一点)。当然,对于不大的体系、不难获得波函数文件的情况,还是建议优先用IGMH。

由于以上特点,mIGM很适合这三种情况:
(1)需要快速得到结果的场合,尤其适用于很大体系和大批量分析
(2)作为IGMH分析前的快速预览目的
(3)不便于得到Multiwfn支持的波函数文件的情况。例如Multiwfn不支持QE、VASP、M$等完全基于平面波的第一性原理程序产生的波函数文件,这些程序的用户可以把优化完的几何结构保存成cif格式作为Multiwfn做mIGM分析的输入文件)。甚至一点都不会理论计算的人也可以直接拿较准确实验得到的pdb、cif文件做mIGM分析。

这里以苯基丙氨酸三聚体为例对比一下不同弱相互作用可视化方法的结果,先来看IGMH、IGM、NCI方法的情况。下面这张图是mIGM原文里的图,给出了sign(λ2)ρ着色的不同方法定义的等值面,IGMH和IGM分析中把每个分子被定义为了一个片段。可见IGMH图像很理想,等值面光滑、形状优雅,很好地展现出了普通范德华作用为主和氢键作用为主的相互作用区域。IGM的图很糟,等值面过于肥大,往往离原子核太近,并进而导致在箭头所示的局部区域出现不合理的橙色着色。NCI方法无法区分分子内和分子间相互作用,而且等值面显得零散、稀碎,在一些地方还有很难看的锯齿(把格点间距降到很小可以避免,但巨幅增加耗时和格点数据尺寸)。

下面再来看mIGM的图。这里给出的是sign(λ2)ρ着色的mIGM的δg_inter函数分别为0.006、0.01、0.03 a.u.的等值面,sign(λ2)ρ的色彩变化方式同前。可见效果很好,与IGMH图的效果十分接近。并且mIGM和IGMH一样,等值面的数值设得越大可以着重展现越强的相互作用。0.03的等值面中只出现了相对较强的分子间氢键作用,数值中等的0.01图中还能看到较显著的范德华作用区域,数值最小的0.006图中还把特别弱的范德华作用区域也展现了出来。

接下来就给出Multiwfn做mIGM分析的两个简单例子。第一个例子重复上面苯基丙氨酸三聚体的图,第二个例子以碲晶体为例演示将mIGM用于周期性体系。实际上mIGM和IGMH、IGM分析过程几乎完全相同,唯一差异仅仅是在Multiwfn主功能20里选择mIGM而非IGMH或IGM。因此如果你之前就看过//www.umsyar.com/621会了IGMH分析,或看过《通过独立梯度模型(IGM)考察分子间弱相互作用》(//www.umsyar.com/407)会了IGM分析,用mIGM其实都没有需要额外学的。

读者务必使用2025年11月23日及以后更新的Multiwfn版本,否则情况和下文所述不符。Multiwfn可以在官网//www.umsyar.com/multiwfn免费下载。不了解Multiwfn者建议看《Multiwfn入门tips》(//www.umsyar.com/167)和《Multiwfn FAQ》(//www.umsyar.com/452)。本文例子用的VMD是1.9.3版,可以在http://www.ks.uiuc.edu/Research/vmd/免费下载。


2 mIGM分析实例1:苯基丙氨酸三聚体

为了做mIGM分析,需要给Multiwfn提供记录了几何优化后的苯基丙氨酸三聚体结构信息的文件。Multiwfn支持什么格式详见《详谈Multiwfn支持的输入文件类型、产生方法以及相互转换》(//www.umsyar.com/379)。常见的xyz、pdb、cif、mol2等大量格式都可以作为输入文件。Multiwfn目录下的examples\phenylalanineresiduestrimer.xyz是优化后的三聚体的结构文件。顺带一提,如果想方便地得到里面各个分子的序号的话,可以将之载入Multiwfn,进入主功能0,选菜单栏的Tools - Select fragment,然后输入某分子中任意原子序号,则这个分子中所有原子序号都会给出,可以复制出来之后粘贴到Multiwfn窗口里用来定义片段。

启动Multiwfn,依次输入
examples\phenylalanineresiduestrimer.xyz
20 //弱相互作用可视化分析
-10 //mIGM分析
3 //定义3个片段
1-29 //第1个片段的原子序号(对应第1个分子)
30-40,52,53,56,57,63-65,77-87 //第2个片段的原子序号(对应第2个分子)
c //其它原子作为第3个片段(对应第3个分子)
4 //自定义格点间距。如果你对于定义格点的意义和方式不了解的话,建议参看《Multiwfn FAQ》(//www.umsyar.com/452)中的Q39
0.2 //格点间距设0.2 Bohr,这足以得到足够光滑的mIGM图像,想要效果更好点可以用0.15

一瞬间就算完了,之后选3把格点数据导出成cube文件,当前目录下就产生了dg_inter.cub、dg_intra.cub、dg.cub、sl2r.cub。对于展现片段间相互作用,只需要保留分别对应sign(λ2)ρ和δg_inter格点数据的sl2r.cub和dg_inter.cub文件即可,其它的可以删掉。

将sl2r.cub和dg_inter.cub挪到VMD目录下,并且把Multiwfn自带的examples目录下的IGM_inter.vmd脚本文件挪到VMD目录下。启动VMD,之后在文本窗口输入source IGM_inter.vmd,脚本就会被执行,然后看到下图

当前默认用的δg_inter等值面数值是0.01,如果想改的话,在VMD Main窗口进入Graphics - Representation,在下面标注的文本框里输入数值后按回车即可

如果想把图像效果设得像上一节展示的mIGM原文的图那样,在Graphics - Representation窗口中选中显示体系结构的那个Representation(后文简写为Rep),把Drawing Method从CPK改为Licorice,并把Bond Radius恰当设小。然后选中显示等值面的那个Rep,把Material改成AOShiny。

在Multiwfn做mIGM分析的后处理菜单还可以选择选项6在mIGM框架内计算分别衡量原子和原子对儿对特定两个片段间相互作用贡献程度的δG_atom和δG_pair指数。这两个指数在//www.umsyar.com/621和IGMH原文中都有介绍,在IGMH分析的官方教程//www.umsyar.com/multiwfn/res/IGMH_tutorial.zip中有计算例子。mIGM和IGMH框架下计算的这些指数显然在定量数值上会有所不同,但能说明的问题一致。

这里对前面的图中中央和上方两个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计算δG_atom和δG_pair指数。在之前的Multiwfn的mIGM分析的后处理菜单中依次输入
6  //计算δG_atom和δG_pair指数
2,3  //对片段2、3之间计算
3  //用Ultrafine格点计算这些指数

马上就算完了,从屏幕上的提示可见δG_atom和δG_pair指数已经被导出到了当前目录下的atmdg.txt文件中。然后再输入y导出atmdg.pdb,此文件中原子的beta因子对应的是δG_atom指数,可以在VMD中通过对原子着色来直观显示。

把atmdg.pdb载入VMD,背景设成白色,Graphics - Colors - Color Scale里把Method设为BWR(蓝-白-红方式变化),Graphics - Representation里把Coloring Method设为Beta,Trajectory标签页里把Color Scale Data Range下限和上限分别设为-5和5,此时看到的图如下。完全白色对应于δG_atom为0,暗示是对于相互作用没贡献的原子。越红对应δG_atom越大,暗示对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越大。提醒:δG_atom只是以粗糙方式定义的,切勿视为对片段间相互作用能的确切贡献量,它只适合直观区分不同原子对相互作用可能的重要性、令你能快速判断哪些原子很值得关注。真正要确切得到各个原子对相互作用能的贡献,应当用Multiwfn中的EDA-FF方法,介绍见《使用Multiwfn做基于分子力场的能量分解分析》(//www.umsyar.com/442)。

在atmdg.txt中可以看到片段2、3上原子的δG_atom指数和归一化后的δG_atom%指数,由高到低排序:

 Atomic delta-g indices of fragment  2 and percentage contributions
 Atom   57 :    0.458233  (  22.76 % )
 Atom   87 :    0.215283  (  10.69 % )
 Atom   79 :    0.187531  (   9.31 % )
 Atom   39 :    0.157183  (   7.81 % )
...略
 Atomic delta-g indices of fragment  3 and percentage contributions
 Atom   58 :    0.314871  (  15.64 % )
 Atom   69 :    0.297674  (  14.78 % )
 Atom   67 :    0.227089  (  11.28 % )
 Atom   44 :    0.178482  (   8.86 % )
...略

还可以看到两个片段的原子之间的由大到小排序的δG_pair指数和归一化后的δG_pair%指数:

 Atomic pair delta-g indices and percentage contributions (zero terms are not shown)
   57   67 :    0.153236  (   7.61 % )
   87   58 :    0.142887  (   7.10 % )
   57   55 :    0.077699  (   3.86 % )
   53   58 :    0.071819  (   3.57 % )
...略

可以把上面的一些δG_pair%指数自行通过ps标注在图上,如下所示。

提示:当前atmdg.pdb里只记录了2、3片段的原子,为了确认比如δG_pair指数最大的57、67号原子对应图上哪两个,可以同时把完整结构文件phenylalanineresiduestrimer.xyz载入VMD,选择语句输入serial 57 67并设为VDW方式显示,并把Sphere Scale改小到0.3,这样就能直接在图上看到57和67号原子了。


3 mIGM分析实例2:碲晶体

碲晶体是由一条条碲原子链有序堆积构成的。作为mIGM方法分析周期性体系的例子,这一节使用mIGM直观展现碲晶体中的一条链与周围的链之间的相互作用。

//www.umsyar.com/attach/755/Te.cif是碲晶体的原胞。由于如下所示,其原胞太小,无法在图上展现清楚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做mIGM分析之前需要先把它扩成足够大的超胞。这会用到《Multiwfn中非常实用的几何操作和坐标变换功能介绍》(//www.umsyar.com/610)里介绍的功能。 

启动Multiwfn,载入Te.cif,然后输入
300  //其它功能(Part 3)
7  //几何相关操作
19  //扩胞
4  //第1个轴方向扩成原先的4倍
4  //第2个轴方向扩成原先的4倍
3  //第3个轴方向扩成原先的3倍

此时可以选择0观看一下当前的结构,会看到晶胞大小已经足够大了。我们要把其中最接近晶胞中央的一条链作为第1个片段。为了获得其原子序号,在Multiwfn图形窗口顶端选择Tools - Select fragment,并且输入中央一条链上任意一个原子的序号比如98,就会返回整条链上的原子序号,并且整条链都被高亮显示了,如下所示

点右上角的Return按钮关闭图形窗口,接着在Multiwfn中输入
-10  //从几何操作界面中返回
0  //返回到主菜单
20  //弱相互作用可视化分析
-10  //mIGM分析
2  //定义两个片段
48,51,54,91,92,94,95,97,98  //第1个片段的原子序号
c  //其它原子作为第2个片段
2  //中等质量格点。对于周期性来说,这个选项代表格点间距约0.25 Bohr,格点均匀分布在整个晶胞中。如果想让等值面更平滑,可以选择高质量格点,对应0.15 Bohr格点间距,此时产生的cub文件会是中等质量格点的1/(0.15/0.25)^3=4.6倍

很快就算完了,后处理菜单选2导出cube文件,再把sl2r.cub和dg_inter.cub用IGM_inter.vmd脚本在VMD中作图,默认的0.01等值面如下所示,两种视角都给出了。为了让中间的链和其它的链在图上便于区分,对中间的链设置了两个Rep,选择语句都是serial 48 51 54 91 92 94 95 97 98,着色方式都设为ColorID并选iceblue颜色,其中一个Rep用CPK风格显示,另一个Rep用DynamicBonds风格显示并且把Distance Cutoff改大到3以令碲原子间的键能被显示出来。之后再创建一个DynamicBonds风格的Rep,选择语句写not serial 48 51 54 91 92 94 95 97 98,用Name着色,材质设EdgyGlass。此外,在文本窗口中输入pbc box把格点数据的盒子边框(当前对应晶胞边框)显示出来。

由上图可清晰地看出中间的碲链的每个原子都在好几个方向与周围的链有相对明显的相互作用。还可以把等值面数值改小到0.003以让相互作用展现得更全面,此时图像如下所示,可以看到在有的区域等值面颜色相对发蓝,暗示这些区域的相互作用比绿色区域的更为显著,甚至有可能有一定共价作用成份。这点可以用《Multiwfn支持的分析化学键的方法一览》(//www.umsyar.com/471)介绍的Mayer键级在一定程度上论证。如mIGM原文中所提到,用CP2K在PBE/DZVP-MOLOPT-SR-GTH级别下对此体系计算并产生波函数文件,然后用Multiwfn计算原子间Mayer键级,上图中相对近距离接触的两个碲(二者连线穿越上图中偏蓝的等值面)之间的键级为0.137,不是非常接近0,因此暗示了很轻微的共价作用。


4 总结

本文介绍并示例了Struct. Bond., 190, 297 (2026)中提出并在相互作用可视化分析综述Angew. Chem. Int. Ed., 2025, 64, e202504895 (2025)中讲到的mIGM方法。使用Multiwfn做mIGM分析速度极快,只需要原子坐标信息就能算,对于分析弱相互作用来说它通常是非常流行的IGMH方法的很好的近似,因此很有实用性,推荐大家在IGMH算不动或者波函数文件不便于得到的时候使用mIGM。此外,mIGM的提出使得IGM完全失去使用价值了,不用再考虑了。

mIGM分析是基于准分子密度的,这样的近似密度描述分子间相互作用大多能接受,因为分子间相互作用区域电子密度颇低,而且弱相互作用的共价性大多微弱因此对作用区域密度影响较小。而mIGM如果用于描述化学键作用的话就太糙了,因为化学键的形成会导致实际电子密度在成键区域显著偏离准分子密度,此时应当用IGMH(若不需要区分片段内和片段间相互作用则应当用IRI)。

虽然mIGM分析已经很快了,但如果体系巨大或者格点间距设得很小导致格点数很多,计算还是会花一定时间。此时推荐使用《通过格点屏蔽巨幅降低IGMH可视化分析片段间相互作用的耗时》(//www.umsyar.com/756)介绍的方法,对mIGM也同样适用,往往可以节约好几倍的格点数据计算耗时。

由于mIGM非常快,因此对不太大的体系算分子动力学过程产生的几百、几千帧结构都比较容易。基于这一点,我在Struct. Bond., 190, 297 (2026)中还将mIGM扩展到了用于可视化研究动态环境中的平均弱相互作用的情况,称为amIGM方法。这个方法远远比《使用Multiwfn研究分子动力学中的弱相互作用》(//www.umsyar.com/186)中介绍的目的相似的aNCI方法好用,笔者之后会另文介绍并给出实例。

]]>
<![CDATA[Multiwfn的格点数据平移功能介绍]]> //www.umsyar.com/754 2025-11-20T01:04:06+08:00 2025-11-20T01:04:06+08:00 sobereva //www.umsyar.com Multiwfn的格点数据平移功能介绍
Introduction to grid data translation function in Multiwfn

文/Sobereva@北京科音  2025-Nov-19


1 前言

很多人在对周期性体系绘制三维函数(如电子密度差)的等值面时,容易遇到一个情况是发现感兴趣的等值面在晶胞的边缘,导致等值面被截断,无法观看完整。虽然VMD程序在显示格点数据等值面的时候可以要求把周期镜像显示出来,从而试图让位于晶胞边缘的等值面看起来完整,但等值面在晶胞边界的位置会不连贯,有个突变,因而还是不好看。还有一个解决方法是先用《Multiwfn中非常实用的几何操作和坐标变换功能介绍》(//www.umsyar.com/610)里提供的功能令晶胞进行平移使得感兴趣的区域在盒子中央,然后再重新计算格点数据,但这个过程不仅麻烦而且还花费重算一次的时间。

为了完美地解决以上问题,在2025-Nov-19更新的Multiwfn中增加了一个新功能,可以令格点数据连带着原子坐标在盒子的第1、2、3个轴上分别平移特定百分比,从而将感兴趣的等值面移到便于观察的地方,整个过程瞬间完成。下面就通过两个实际例子演示一下。Multiwfn可以在官网//www.umsyar.com/multiwfn免费下载,不了解Multiwfn者建议看《Multiwfn FAQ》(//www.umsyar.com/452)。记录格点数据最常用的格式是cube,不了解的话建议看《Gaussian型cube文件简介及读、写方法和简单应用》(//www.umsyar.com/125)。


2 实例

北京科音CP2K第一性原理计算培训班(http://www.keinsci.com/KFP)里我讲CP2K做水合电子的AIMD模拟的幻灯片中,给了三个时刻的自旋密度等值面的图片,如下所示。由图可见从2000 fs时开始形成水合电子,到了2100 fs时水合电子已经完全形成。然而2100 fs时的等值面在盒子最边上,看起来很不舒服。这个问题靠前述的Multiwfn的格点数据平移功能即可解决。

2100 fs时刻CP2K产生的这个体系的自旋密度的cube文件MD-SPIN_DENSITY-1_2100.cube在//www.umsyar.com/attach/754/file.rar中。我们先看一下等值面图,用VMD、VESTA、Multiwfn等观看都可以。此例用Multiwfn载入cube文件后,进入主功能0,把等值面数值设为0.001,并且点击show data range复选框要求显示格点数据盒子边框后就可以看到下图

显然,为了让等值面位于盒子中央便于观看,应该对体系在第1个轴(当前对应X轴)的负方向平移30%左右;在第2个轴(当前对应Y轴)的正方向平移约50%;在第3个轴(当前对应Z轴)上用不着平移。

关闭图形窗口回到Multiwfn主菜单,依次输入
13  //处理内存中的格点数据的功能
19  //平移格点数据
-0.3  //在第1个轴负方向平移30%
0.5  //在第2个轴正方向平移50%
[回车]  //不在第3个轴方向上平移

此时屏幕上看到如下提示,显示了在各个方向上平移了多少个格点,以及平移矢量。注意这里都是按正值显示(由于周期性,前面输入-0.3等同于输入了0.7)。
 Translate along the 1st axis by   62 grids
 Translate along the 2nd axis by   45 grids
 Translate along the 3rd axis by    0 grids
 Translation vector:    8.630404    6.264003    0.000000 Angstrom

当前程序检测到在平移后有些原子露在了盒子外面,问你是否把它们卷到盒子里,这里输入y要求卷入。

现在格点数据就处理好了。可以选择选项0把格点数据导出为新的.cub文件,也可以直接选选项-2观看等值面,现在看到的图如下。可见等值面已完全在盒子中央了,非常容易考察水合电子的形态。


3 注意事项

此功能对任何函数的格点数据都可以用。格点数据可以是从cube、CHGCAR等Multiwfn支持的记录格点数据的文件中读取的,也可以是Multiwfn的主功能5等功能基于波函数文件直接计算出来并存在内存中的。

本文介绍的功能对于盒子是非正交的情况也可以照常用,平移的方向对应于实际三个轴的方向,只不过Multiwfn目前无法正确显示这种情况的等值面,应当用VMD、VESTA等程序显示。

前面的例子中,格点数据对应的盒子(即均匀分布的格点所处的范围)和做周期性第一性原理计算对应的盒子(对晶体体系来说也相当于晶胞)是完全一致的。如果格点数据的盒子范围和周期性计算用的盒子范围不对应,比如计算格点数据的区域只是整个体系中的一小块,那么使用本文的功能就没任何意义。

如果你的体系本来就没周期性,本文的功能虽然也能使用,但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如果本文的功能给你的研究带来了便利,发表文章时请引用Multiwfn启动时提示的原文。

]]>
<![CDATA[将超碱原子M3O与碳单环体系相结合设计具有优秀光学性质的复合物]]> //www.umsyar.com/753 2025-10-31T14:04:00+08:00 2025-10-31T14:04:00+08:00 sobereva //www.umsyar.com 将超碱原子M3O与碳单环体系相结合设计具有优秀光学性质的复合物

文/Sobereva@北京科音  2025-Oct-31


碳原子形成环状的体系如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自2019年合成的18碳环(cyclo[18]carbon)开始,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碳单环体系被合成,小到C6,大到C48、C50碳环的合成都已经被报道,碳环的复合物、衍生物在未来极可能成为有重要实际应用价值的一类体系。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http://www.keinsci.com)的卢天和江苏科技大学的刘泽玉等人近年来对碳环类体系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汇总见//www.umsyar.com/carbon_ring.html,近期发表的综述见Acc. Mater. Res., 6, 1220 (2025) https://doi.org/10.1021/accountsmr.5c00131

超碱原子是具有M3O化学组成的三角形的簇,M是碱金属原子。M3O的电离能比碱金属原子还要更小,早已被用于设计具有显著非线性光学性质的体系,典型的如卢天、丁迅雷等人在J. Comput. Chem., 38, 1574 (2017)中构造的M3O@Si12C12型体系。将M3O和碳环相结合能够获得具有何种特征的体系,无疑十分值得探索。最近卢天和刘泽玉等人共同理论研究了C2n(n=5-10)碳环与超碱原子M3O(M=Li,Na,K)形成的复合物,十分全面系统地考察了这些复合物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光学吸收、非线型光学性质。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会RSC旗下的J. Mater. Chem. C期刊上,欢迎阅读和引用:
Wenwen Zhao, Jiaojiao Wang, Xiufen Yan, Tian Lu,* Zeyu Liu,* Obtaining excellent optical molecules by screening superalkali-doped cyclo[2n]carbons, M3O@C2n (M = Li, Na, and K, n = 5–10), J. Mater. Chem. C , 13, 17862 (2025) http://doi.org/10.1039/d5tc01675d

此研究表明M3O与碳环可以组成静电吸引作用主导的盐型复合物[M3O]+@[C2n]-,体系的极化率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碳环尺寸的增加而增大,并且具有显著的各向异性。而第一超极化率的变化不具有很强的规律性,筛选发现其中Li3O@C20具有显著的第一超极化率,且只在>200 nm的近紫外和可见光范围具有吸收。本研究对基于碳环构造具有特殊非线型光学特征的体系给予了新的启示,充分体现了将超碱原子置入碳环或其衍生物是一种可行的设计非线性光学材料的思路!

具体内容请阅读原文,以下仅对文中的部分图片进行展示。

不同超碱原子M3O与不同碳环形成的复合物的势能面极小点结构:


//www.umsyar.com/621介绍的IGMH方法展现的M3O与C20碳环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征、不同M3O@C2n复合物的相互作用能,以及//www.umsyar.com/685介绍的sobEDAw方法做的能量分解


不同M3O@C2n复合物的各向同性极化率,以及按照//www.umsyar.com/547介绍的方法图形化展现的Li3O@C20的第一超极化率张量


M3O@C20的极化率和第一超极化率随碱金属原子的变化,以及极化率和第一超极化率随外场频率的变化


Li3O@C20的电子光谱、可见光范围的关键激发态S0-S8的轨道跃迁特征,以及按照//www.umsyar.com/434介绍的方法展现的空穴和电子分布。

]]>
<![CDATA[谈谈Dalton中的PCM溶剂模型的使用]]> //www.umsyar.com/752 2025-09-20T23:15:03+08:00 2025-09-20T23:15:03+08:00 sobereva //www.umsyar.com 谈谈Dalton中的PCM溶剂模型的使用

文/Sobereva@北京科音   2025-Sep-20


0 前言

Dalton程序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例如北京科音高级 培训班(http://www.keinsci.com/KAQC)里笔者会讲到使用Dalton算磷光速率、旋轨耦合矩阵元(包括激发态间的)、双光子吸收,这都是Dalton的特色功能。网上流传着一些错误显著错误的关于Dalton的溶剂模型的说法,甚至有的文中说什么“必须自定义空腔半径,否则计算无法继续下去”,明显误人子弟。本文专门说说用户应该了解的Dalton的PCM隐式溶剂模型的几个关键知识,其中不少内容在手册里都找不到。本文的情况对应Dalton 2018-2022版,对其它版本可能适用也可能不适用。


1 溶剂模型的使用

Dalton的隐式溶剂模型只支持PCM,不支持SMD等其它的。以下是个Dalton做B3LYP级别的单点+偶极矩计算的最简单的.dal文件例子,使用PCM模型描述水环境。

**DALTON INPUT
.RUN PROPERTIES
*PCM
.SOLVNT
WATER
*PCMCAV
**WAVE FUNCTIONS
.DFT
B3LYPg
**END OF DALTON INPUT

.SOLVNT下面是溶剂名,自带18种溶剂,包括(写化学式还是溶剂名都可以):
H2O WATER
CH3OH METHANOL
C2H5OH ETHANOL
CHCL3 CLFORM
CH2CL2 METHYLCL
C2H4CL2 12DICLET
CCL4 TETRACLC
C6H6 BENZENE
C6H5CH3 TOLUENE
C6H5CL CLBENZ
CH3NO2 NITROMET
C7H16 N-EPTANE
C6H12 CYCLOHEX
C6H5NH2 ANILINE
CH3COCH3 ACETONE
THF TETHYDFU
DMSO DIMETSOX
CH3CN ACETONIT

输出文件中可以看到当前的溶剂信息
 ** LOOKING UP INTERNALLY STORED DATA FOR SOLVENT = WATER    **
 Optical and physical constants:
 EPS= 78.390; EPSINF=  1.776; RSOLV=  1.385 A; VMOL=  18.070 ML/MOL;

*PCMCAV字段用于定义溶质孔洞,必须出现,如果下面没做额外设置,代表以默认的方式产生溶质的孔洞。Dalton用的是 程序中普遍使用的靠原子范德华球叠加的方式构造孔洞。

*PCM里加入.NEQRSP可以使用非平衡溶剂,计算对应吸收的电子激发问题用得着。

如果要自定义新溶剂,比如静态介电常数为23.0、动态介电常数为1.84的溶剂,*PCM部分改为:
*PCM
.SOLVNT
WATER
.EPS
23
.EPSINF
1.84


2 Dalton构造溶质孔洞用的原子半径

Dalton带着PCM计算时,输出信息里可以看到诸如以下内容,给出的是各个原子的以Bohr为单位的X、Y、Z坐标和以埃为单位的构造溶质孔洞用的原子半径。

********SPHERES IN PCMSPHGEN************
 INDEX        X        Y         Z        R
   1    2.1499166192D+00   -1.9894550417D+00    1.6741801837D+00    1.2000000000D+00
   2    4.0096560598D+00    2.5073910458D-01    0.0000000000D+00    1.2000000000D+00
   3    2.1499166192D+00   -1.9894550417D+00   -1.6741801837D+00    1.2000000000D+00
...略

这些原子半径是怎么来的?实际上在源代码目录下的sirius/sircav.F中可以发现以下内容,可见用的是Bondi原子半径,但个C、N、O的半径是U. Pisa修改后的。对没定义半径的元素,半径直接当成0。
!   A.Bondi, J.Phys.Chem. 68: 441-451(1964) gives alternate
!   values, and a few transition metals.
          allocate(rvdw(99))
          rvdw = (/ 1.20d0, 1.22d0, 0.00d0, 0.00d0, 2.08d0, 1.85d0,
     &              1.54d0, 1.40d0, 1.35d0, 1.60d0, 2.31d0, 0.00d0,
     &              2.05d0, 2.00d0, 1.90d0, 1.85d0, 1.81d0, 1.91d0,
     &              2.31d0, 13*0.0d0, 2.00d0, 2.00d0, 1.95d0, 1.98d0,
     &              2.44d0, 13*0.0d0, 2.20d0, 2.20d0, 2.15d0, 0.00d0,
     &              2.62d0, 27*0.0d0, 2.40d0, 16*0.0d0 /)
!   override the above table with U. Pisa's experience
!   as to what works best for singly bonded C,N,O
          rvdw(6) = 1.70d0
          rvdw(7) = 1.60d0
          rvdw(8) = 1.50d0

所以,Dalton用的原子半径不是胡来的,是有依据的,不存在无条件的“必须自定义空腔半径”。仅当你的体系牵扯到部分元素没有内置半径时(而且那些元素的原子与溶剂有所接触时)才绝对需要补充半径。


3 Dalton中自定义半径实例

本节给一个例子,B3LYP/def2-SVP计算水中的乙醇,通过在Dalton中自定义原子半径使得其计算结果与Gaussian 16默认的IEFPCM的相吻合,从而加深读者对Dalton的PCM模型的理解和信心。

以下是Gaussian的输入文件,用scrf关键词默认的IEFPCM溶剂模型表现默认的水环境

#P B3LYP/def2SVP nosymm scrf
[空行]
Generated by Multiwfn
[空行]
  0  1
C      1.17229118   -0.41192328    0.00000000
H      1.13768688   -1.05277427    0.88593800
H      2.12181861    0.13268542    0.00000000
H      1.13768688   -1.05277427   -0.88593800
C     -0.00000000    0.55479430    0.00000000
H      0.05413938    1.20787442   -0.88657584
H      0.05413938    1.20787442    0.88657584
O     -1.19922622   -0.21255820    0.00000000
H     -1.94540849    0.40035379    0.00000000

输出文件在此://www.umsyar.com/attach/752/G16_scrf.out。从其中以下内容里可以看到溶剂信息和原子半径信息。其中Re0是原子半径(埃),Gaussian 16对IEFPCM模型默认用的是UFF力场定义的范德华半径。Alpha是给各个原子半径乘的系数。

 Solvent              : Water, Eps=  78.355300 Eps(inf)=   1.777849
 ------------------------------------------------------------------------------
 Spheres list:
 ISph  on   Nord     Re0    Alpha      Xe            Ye            Ze
    1   C      1    1.9255  1.100      1.172291     -0.411923      0.000000
    2   H      2    1.4430  1.100      1.137687     -1.052774      0.885938
    3   H      3    1.4430  1.100      2.121819      0.132685      0.000000
    4   H      4    1.4430  1.100      1.137687     -1.052774     -0.885938
    5   C      5    1.9255  1.100      0.000000      0.554794      0.000000
    6   H      6    1.4430  1.100      0.054139      1.207874     -0.886576
    7   H      7    1.4430  1.100      0.054139      1.207874      0.886576
    8   O      8    1.7500  1.100     -1.199226     -0.212558      0.000000
    9   H      9    1.4430  1.100     -1.945408      0.400354      0.000000
 ------------------------------------------------------------------------------

当前Gaussian 16计算的偶极矩为1.8592 D。

下面是Dalton的.dal文件。.ICESPH设2代表要自定义原子半径,.NESFP设9代表要读入9个原子的半径(乙醇有9个原子,此例全都自定义)。.INA下面写上各个要修改半径的原子的序号。.RIN下面是各个原子的半径(埃),这里改成和Gaussian用的相同的UFF半径。注意顺序要按照.mol文件里的写,本例的.mol见//www.umsyar.com/attach/752/ethanol.mol。.ALPHA定义各个原子的alpha值,都设成和Gaussian相同的1.1。Dalton里的B3LYP关键词对应的并不是Gaussian里的B3LYP,因此这里写B3LYPg使用和Gaussian相同的定义。

**DALTON INPUT
.RUN PROPERTIES
*PCM
.SOLVNT
WATER
.ICESPH
2
.NESFP
9
*PCMCAV
.INA
1
2
3
4
5
6
7
8
9
.RIN
1.4430
1.4430
1.4430
1.4430
1.4430
1.4430
1.9255
1.9255
1.7500
.ALPHA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WAVE FUNCTIONS
.DFT
B3LYPg
**END OF DALTON INPUT

Dalton的输出文件是//www.umsyar.com/attach/752/PCMmodcav_ethanol.out,可见其中的偶极矩的计算结果为1.8599 D,和Gaussian 16给出的1.8592完美吻合!

再顺带一提怎么让Gaussian得到Dalton默认孔洞设置下的结果。Dalton对H、C、O设的半径分别是1.2、1.7、1.5埃,alpha默认用的是1.2,因此Gaussian输入文件要写成下面这样与之对应:

#P B3LYP/def2SVP nosymm scrf=read
[空行]
Generated by Multiwfn
[空行]
  0  1
C      1.17229118   -0.41192328    0.00000000
H      1.13768688   -1.05277427    0.88593800
H      2.12181861    0.13268542    0.00000000
H      1.13768688   -1.05277427   -0.88593800
C     -0.00000000    0.55479430    0.00000000
H      0.05413938    1.20787442   -0.88657584
H      0.05413938    1.20787442    0.88657584
O     -1.19922622   -0.21255820    0.00000000
H     -1.94540849    0.40035379    0.00000000
[空行]
alpha=1.2
modifysph
[空行]
H 1.2
C 1.7
O 1.5
[空行]
[空行]

Gaussian 16的偶极矩计算结果为1.9136 D,Dalton在默认孔洞下计算的输出文件为//www.umsyar.com/attach/752/PCM_ethanol.out,结果为1.9139 D,可见再次吻合得极好!


4 关于Dalton用PCM计算时的警告

直接按照前面说的方式在Dalton中用PCM模型做计算,最终会出现警告

576: Warning, element           34         263 of SI too big: set to zero
577: Warning, element           50         249 of SI too big: set to zero
578: Warning, element           52         249 of SI too big: set to zero
579: Warning, element           56         247 of SI too big: set to zero
...

很多人看到这警告就大惊失色了。实际上这些Warning可以直接无视,如果想不显示这些Warning,在*PCM里加上以下内容即可(在Dalton自带的涉及PCM的测试文件里总是带着这个)
.NPCMMT
0

这里说一下原因。.NPCMMT选项在手册里找不到,但在源代码sirius/sirpcm.F里能看到其说明
NPCMMT = 0 No correction of the DI, SI and C matrices
NPCMMT = 1 Correction of DI and SI  (default)
NPCMMT = 2 Correction of DI, SI and C
进而看sirief.F,会发现NPCMMT为1、2的时候都会自动做矩阵的检查,并可能导致那些warning的出现。是否会出现warning和是否自定义原子半径并没必然关系。NPCMMT为1、2时做的校正其实没什么意义,和为0时的结果差异微乎其微。对于前例,为1时偶极矩为1.913867、单点能为-154.9289657907 Ha,为0时分别为1.913182和-154.9289638876 Ha。

计算时还有可能出现** WARNING ** A VERY POOR TESSELATION HAS BEEN CHOSEN,这通过设NPCMMT为0也不会避免。根据我的测试,这个warning一般也是无害的,结果还是正常的。实在不放心的话可以按照上文的方式,把Gaussian中的原子半径设成与Dalton相同后对Dalton的结果做验证,也可以尝试把Dalton的原子半径设成和Gaussian默认的一致看看是否warning能消除,且与Gaussian结果相符。

 

]]>
<![CDATA[理论设计基于18碳环的donor-π-acceptor型非线型光学材料:探究18碳环作为新的pi-linker的潜力]]> //www.umsyar.com/751 2025-08-31T20:38:00+08:00 2025-08-31T20:38:00+08:00 sobereva //www.umsyar.com 理论设计基于18碳环的donor-π-acceptor型非线型光学材料:探究18碳环作为新的pi-linker的潜力

文/Sobereva@北京科音   2025-Aug-31


0 前言

D-pi-A型分子普遍具有较大的第一超极化率,其中D(donor)是电子给体,A(acceptor)是电子受体,pi是指具有全局pi共轭特征的片段,可以称为linker或者bridge。2019年首次通过STM观测到的由18个碳原子构成的环状体系,18碳环(cyclo[18]carbon),同时具有平面内和平面外两套全局pi共轭特征,这点在《18碳环及衍生物的十分全面系统的研究综述已在Acc. Mater. Res.期刊发表!》(//www.umsyar.com/749)介绍的综述中有充分说明,如果你对18碳环缺乏了解十分推荐阅读此文。显然,18碳环的这种特征使得它也很有希望作为pi-linker构建具有显著第一超极化率的独特的D-pi-A型分子。基于这个idea,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的卢天和江苏科技大学的刘泽玉等人对18碳环与不同donor、acceptor相连接构成的D-pi-A型分子的特征,尤其是光学性质,做了充分全面的理论研究。此工作近期已经发表在Phys. Chem. Chem. Phys.期刊上,欢迎阅读和引用:

Jingbo Xu, Jiaojiao Wang, Xiaohui Chen, Wenwen Zhao, Xiufen Yan, Zeyu Liu,* Tian Lu,* Aihua Yuan,* Design of donor–π–acceptor type cyclo[18]carbon derivatives for infrared nonlinear optical materials: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Phys. Chem. Chem. Phys., 27, 11993 (2025) https://doi.org/10.1039/d5cp00736d

下文将会对这篇研究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并添加一些附加信息,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研究思想和主要结果,图片、表格来自于文章正文或补充材料。同作者之前发表过大量其它的和18碳环及其衍生物、复合物有关的研究工作,十分推荐阅览//www.umsyar.com/carbon_ring.html里的汇总,其中有很多篇研究工作都与18碳环及相关体系的光学性质有关。


1 18碳环衍生物的几何结构

此文研究的将18碳环作为pi-linker构建的示意图如下所示,共考虑四种情况:(1)两侧都连接氢 (2)一侧连氢一侧连硝基 (3)一侧连氨基一侧连氢 (4)一侧连氨基一侧连硝基。其中(4)对应最典型的D-pi-A形式的体系。而连氢的话,在电子激发时氢不会起到明显的给/吸电子效应,它的作用主要是让相连的碳从原本在碳环中的sp杂化状态变成sp2杂化。

此文用Carbon, 165, 468 (2020)论证过描述碳环十分可靠的ωB97XD/def2-TZVP级别对上述体系做了几何优化,得到的无虚频的笛卡尔坐标在文中的补充材料里都提供了。各体系的碳环部分的长、宽(上图的d1和d2)在下表给出了,可见无论碳环连的是什么基团,环的形状都没什么区别,都是椭圆形。

各个体系的结构图如下(补充材料图S2),键长以埃为单位标注了,并根据键长对键进行了着色。由图可见,这些18碳环衍生物的C-C键长度是交替变化的,这个特征和孤立状态的碳环一致。


2 18碳环衍生物的电子结构

前面的表格里QM和Qn分别是体系的各个部分的Mulliken和NPA电荷,原子电荷的相关知识见《一篇深入浅出、完整全面介绍原子电荷的综述文章已发表!》(//www.umsyar.com/714)介绍的笔者写的综述。可见无论哪种原子电荷计算方法,H-C18-H和NH2-C18-H中,18碳环都能获得电子,故带有明显的负电。而在H-C18-NO2和NH2-C18-NO2中,由于吸电子能力更强的-NO2从18碳环上吸了一些电子,导致18碳环部分的净电荷恰好接近0。

前面表格里的μ0是体系的基态的永久偶极矩。有趣的是H-C18-H的偶极矩并不为0,因为此体系并不是精确中心对称的(哪怕用很严收敛限优化也是如此),仔细看前面图中标注的键长可以看出这点来。H-C18-NO2和NH2-C18-H的偶极矩都较大,而D-pi-A特征最鲜明的NH2-C18-NO2具有特别大的偶极矩,高达15.5 Debye。

按照《使用Multiwfn+VMD快速地绘制静电势着色的分子范德华表面图和分子间穿透图》(//www.umsyar.com/443)绘制的4个18碳环衍生物的范德华表面静电势填色图如下所示,由此可以清楚直观地看出它们的电荷分布特征的差异。颜色越红、越蓝分别体现出其附近的原子带正电、负电越显著。并且表面静电势最大点和最小点的位置和数值也都标注了出来。可见虽然NH2-C18-NO2的碳环中部并不怎么带净电荷,但左右两端由于连接的基团的给/吸电子特征存在巨大差异,因而形成了显著的正负电荷分离现象,这也是为什么它有最大的偶极矩。

下图是基于《使用Multiwfn绘制态密度(DOS)图考察电子结构》(//www.umsyar.com/482)介绍的方法绘制的18碳环衍生物的TDOS和PDOS图,HOMO、LUMO位置以及相应的gap都标注了。在相同计算级别下,单独的18碳环的HOMO和LUMO能级分别为-8.45和-1.70 eV,对应HOMO-LUMO gap为6.75 eV,而当前研究的18碳环衍生物的gap在4.62-4.9 eV范围。可见接上基团,令两端的碳从sp杂化变成sp2杂化从而一定程度破坏平面内的芳香性会使得gap有所缩窄。PDOS曲线体现出HOMO、LUMO轨道几乎都是C18部分贡献的,但氨基,特别是硝基,对于其它前线轨道也有明显贡献,这暗示出一些低阶电子激发态会牵扯到它们。


3 18碳环衍生物的电子激发特征和电子光谱

本研究使用TDDFT在ωB97XD/def2-TZVP级别下做了电子激发计算,算了最低50个态,并模拟了电子光谱,如下所示。可见当前研究的18碳环衍生物的吸收分为三个部分:500多nm的可见光区的弱吸收、300多nm的近紫外区的弱吸收、200nm左右的更远紫外区的强吸收。如Carbon, 165, 461 (2020)的计算研究所示,独立的18碳环是没有可见光吸收的,而当前研究表面给它恰当接上H、氨基、硝基后能够令体系显色。基团的种类一定程度影响最大峰位置和峰高度,但影响程度很有限。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体系的吸收光谱的内在本质,文中按照《使用Multiwfn绘制电荷转移光谱(CTS)直观分析电子光谱内在特征》(//www.umsyar.com/628)介绍的方法绘制了电荷转移光谱,如下所示。可见不管接上什么基团,>300 nm区域的吸收几乎完全都是18碳环片段上的局域激发,而氨基和硝基则对于200nm左右的吸收有少量贡献,使得对应的电子激发有一些电荷转移特征,但仍以18碳环区域的激发为主。

能量最低同时振子强度又显著的电子激发态被称为crucial state(关键态),对于当前研究的体系来说对应于可见光区的吸收。各个体系的关键态的信息如下所示,包括激发能、振子强度、激发态偶极矩相对于基态偶极矩的变化的大小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激发的本质特征,文中按照《使用Multiwfn做空穴-电子分析全面考察电子激发特征》(//www.umsyar.com/434)介绍的方法对各个体系的关键态绘制了空穴(蓝色等值面)、电子(绿色等值面)分布图和热图,如下所示,图中还标注了两种衡量电子激发特征的定量指标,在434博文里也都详细介绍了。可见尽管这些激发主要都来自于碳环部分的pi电子,而结合定量指标D和Sr,还是能看出差别的。四个体系中,NH2-C18-NO2的关键态具有最显著的电荷转移特征,而且从蓝色和绿色等值面上可以看到是NH2向NO2方向整体一定程度转移电子。而H-C18-H的电荷转移特征几乎没有,空穴和电子几乎都是相对于体系中心对称分布的。H-C18-NO2的情况较接近H-C18-H,而NH2-C18-H的情况较接近NH2-C18-NO2。

电子激发态特征和第一超极化率之间有密切联系,通过SOS公式关联起来,在《使用Multiwfn基于完全态求和(SOS)方法计算极化率和超极化率》(//www.umsyar.com/232)里有详细介绍。SOS简化后可以得到双、三能级公式,见《使用Multiwfn对第一超极化率做双能级和三能级模型分析》(//www.umsyar.com/512)和《谈谈计算第一超极化率的双能级公式》(//www.umsyar.com/361)。双能级公式用来讨论影响第一超极化率的本质因素十分有用且流行。双能级公式指出静态第一超极化率与关键态的振子强度呈正比、与激发态相对于基态的偶极矩变化的大小呈正比、与激发能的三次方呈反比。根据前面表格里的关键态信息可见,相对于其它三个18碳环衍生物,NH2-C18-NO2的关键态具有最大的振子强度、最大的偶极矩变化,而激发能和它们则差不多,根据双能级公式可以预期NH2-C18-NO2有最大的第一超极化率。但双能级公式只适合用来解释和定性预测第一超极化率,更严格的结论、准确的数值还是需要依赖于用严格的方法定量计算,见下一节。


4 18碳环衍生物的非线型光学性质

此文使用Gaussian 16在ωB97XD/aug-cc-pVTZ(-f,-d)级别下以CPKS方法解析地计算了前述四种18碳环衍生物的二次谐波生成(SHG)形式的静态和动态的第一超极化率,β(-2ω;ω,ω)。aug-cc-pVTZ(-f,-d)基组是常用的aug-cc-pVTZ基组去掉非氢原子的f和氢原子的d极化函数,根据笔者以前的充分的测试,这种简化可以节约很多计算时间而并不会令计算精度下降太多。文中具体考察的量包括第一超极化率的总大小(βtot)、平行于偶极矩的分量(βvec)、各笛卡尔分量(βX、βY、βZ),这些量都可以通过Multiwfn基于Gaussian输出文件直接产生,见《使用Multiwfn分析Gaussian的极化率、超极化率的输出》(//www.umsyar.com/231)。

文中计算出的静态(∞ nm)和1460、1907 nm下的动态第一超极化率的总大小如下图所示。可见H-C18-H的β相当小,光是把一个H替换成硝基也没什么变化,但替换成氨基则能令β显著增大,而同时连上氨基和硝基构成典型D-pi-A体系后β变得颇大,这体现出氨基和硝基在提升电场响应性质方面的显著的协同作用。从下图还可以看到随着外场波长的减小,即外场频率的增大,对应的β有大幅提升,即这些体系具有很显著的频率-色散效应。

NH2-C18-NO2的静态的βtot为4462 a.u.,算是颇大了,同样是D-pi-A型分子的p-nitroaniline (NH2-C6H4-NO2)的实验气相值只有1400 a.u.。可见18碳环作为pi-linker有独特价值,是个颇好的pi-linker。

文中还使用《使用Multiwfn通过单位球面表示法图形化考察(超)极化率张量》(//www.umsyar.com/547)介绍的方法直观考察了各个体系的第一超极化率的各向异性,并基于《使用Multiwfn计算(超)极化率密度》(//www.umsyar.com/305)介绍的方法考察了不同区域、片段对第一超极化率的贡献,请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原文中的讨论。

为了考察溶剂效应对光学性质的影响,文中还在IEFPCM隐式溶剂模型描述的环己烷环境下也做了计算,发现环己烷会导致光谱略微红移、振子强度略微下降,但整体特征不变。环己烷还会造成绝大多数情况β的显著增加,但不同体系的β大小的趋势并未改变。


5 总结

本文介绍的Phys. Chem. Chem. Phys., 27, 11993 (2025)文章首次对18碳环与H、氨基、硝基构成的分子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做了充分的理论研究,研究证实18碳环可以作为很理想的pi-linker构造典型的D-pi-A体系以获得具有显著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分子,文中构建的NH2-C18-NO2的第一超极化率已达到了很大的值。此文的研究工作显著拓宽了化学家们对碳环的衍生物的认识,对于未来利用碳环作为骨架构造非线性光学材料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从小到大很多碳环皆已实验合成,以不同尺寸的碳环作为pi-linker,有望获得具有不同非线性光学性能的分子。

]]>
<![CDATA[使用Multiwfn结合VMD绘制分子局部区域表面静电势的方法]]> //www.umsyar.com/750 2025-08-31T07:27:00+08:00 2025-08-31T07:27:00+08:00 sobereva //www.umsyar.com 使用Multiwfn结合VMD绘制分子局部区域表面静电势的方法

The way of plotting electrostatic potential for local region of molecular surface using Multiwfn in combination with VMD


文/Sobereva@北京科音  2025-Aug-31


《使用Multiwfn+VMD快速地绘制静电势着色的分子范德华表面图和分子间穿透图》(//www.umsyar.com/443)介绍的方法已经是如今非常主流的绘制分子表面静电势的方法。最近有人问“请问用Multiwfn画分子表面的静电势分布时,怎么画某个区域或某个原子的静电势分布呢?”,针对这个局部区域表面静电势的绘制问题,我在本文介绍一下做法。阅读本文之前建议先阅读《使用Multiwfn结合VMD分析和绘制分子表面静电势分布》(//www.umsyar.com/196)了解利用Multiwfn的输出文件手动在VMD中绘制整个体系表面静电势的基本操作过程,里面的步骤在下文里也会用到。

读者务必使用2025-Aug-14及以后更新的Multiwfn版本,否则不具有本文提到的一些特性。如果对Multiwfn不了解,看《Multiwfn FAQ》(//www.umsyar.com/452)了解相关知识。本文用的VMD是1.9.3版,用其它版本后果自负。

本文以非常常见的分子苯酚为例进行演示,将要分别绘制对应苯环的所有碳原子区域和氧原子区域的分子表面静电势图。不了解给Multiwfn用的波函数文件怎么产生的话看《详谈Multiwfn支持的输入文件类型、产生方法以及相互转换》(//www.umsyar.com/379)。

启动Multiwfn,载入苯酚的波函数文件,即Multiwfn自带的examples目录下的phenol.wfn,然后输入
12  //定量分子表面分析
0  //开始分析。当前的分子表面默认对应电子密度为0.001 a.u.的等值面,即Bader定义的真空下的范德华表面

分析结束后可以看到整个分子表面的静电势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0.042242和0.083100。之后作图我们用-0.05到0.05 a.u.的色彩刻度范围。
 Global surface minimum: -0.042242 a.u. at   1.464068   3.342877  -0.000761 Ang
 Global surface maximum:  0.083100 a.u. at  -1.948624   3.093517   0.021792 Ang

在Multiwfn的后处理菜单中输入
12  //对特定片段做定量分子表面分析
1-6  //苯环上碳原子的序号
现在屏幕上显示了对这个局部分子表面区域做表面静电势分析得到的各种指标。关于Multiwfn是怎么把分子表面划分出对应特定原子片段的,看Multiwfn手册3.15.2.2节
y  //导出locsurf.pqr文件
5  //把分子结构导出为pdb文件
mol.pdb  //导出的文件名

pqr格式是知名的pdb格式的变体,locsurf.pqr里的每个原子对应于分子表面上的一个顶点。如Multiwfn在屏幕上的提示所示,pqr文件的倒数第三列按照格式定义本来是用来记录原子电荷的,而当前这一列用来记录被映射的函数值,即以a.u.为单位的静电势。locsurf.pqr中的残基号那一列为1和为0分别对应这个表面顶点属于和不属于自定义的片段。

将mol.pdb载入VMD,VMD Main窗口中Graphics - Representation里把Drawing Method设成CPK。再把locsurf.pqr载入VMD,Graphics - Representation里把显示它用的选择语句设成resid 1,然后Drawing Method设Points(如果之前开了GLSL记得关闭),Size设10左右,Coloring Method用Charge,在Trajectory标签页里把色彩刻度范围设成-0.05到0.05。Graphics - Colors - Color Scale里把Method设BWR,现在看到下图。如果想弄出来色彩刻度轴,参考//www.umsyar.com/443的说明。


由上图可见,苯环的分子范德华表面中碳原子对应的区域是淡蓝色,说明此处静电势略负,这来自于丰富的pi电子对静电势的负贡献。

下面绘制对应于氧原子的局部范德华表面的静电势。在Multiwfn主功能12的后处理菜单选择11 Output surface properties of each atom,然后后输入y导出locsurf.pqr。这个文件内容和之前的locsurf.pqr唯一差异是现在残基号直接对应于相应表面顶点对应的原子序号。

重新按上文方式绘制,只不过把之前用的locsurf.pqr改成本次的locsurf.pqr,并且把显示表面顶点的那个representation的选择语句改成serial 12,因为氧原子是12号原子。现在看到下图。可见这部分区域中间部分的蓝色很深,这来自于氧原子带显著的负电荷,同时其孤对电子离这部分区域较近。


下文是按照//www.umsyar.com/443的做法绘制的整个分子表面的静电势填色图。相较之下,明显上文的做法可以把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区域的静电势专门展现清楚,而不受到其它区域的视觉干扰。


最后提醒一下,按照本文的方式绘制局部分子表面的静电势图,发文章时记得要按照Multiwfn启动时的提示对Multiwfn的原文进行正确引用。
]]>
<![CDATA[深入探究18碳环与碱金属离子复合物的结构、相互作用与光学性质]]> //www.umsyar.com/745 2025-08-30T20:45:00+08:00 2025-08-30T20:45:00+08:00 sobereva //www.umsyar.com 深入探究18碳环与碱金属离子复合物的结构、相互作用与光学性质

文/Sobereva@北京科音  2025-Aug-30


1 前言

18碳环自从2019年在NaCl覆盖的Cu表面上被合成并观测到后,由于其独特的几何和电子结构,引发了理论化学家们的巨大关注并做了大量研究,研究也已逐渐扩展到其它尺寸的碳环以及碳环的衍生物、复合物。独特的18碳环与不同碱金属离子形成的结构是什么样,具有什么性质,是明显非常有意思、很值得探究的问题。

近期,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的卢天和江苏科技大学的刘泽玉等人对18碳环与Li+、Na+、K+、Rb+、Cs+形成的复合物的各方面特征做了极为全面的研究,包括几何结构、结合强度、电荷分布、相互作用物理本质、光学吸收、非线性光学性质等。此研究对于将碳环类物质用于碱金属离子储存材料、构建光电材料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指导意义。非常欢迎阅读此论文以及引用:

Yang Xiao, Xia Wang, Xiufen Yan, Zeyu Liu,* Mengdi Zhao,* Tian Lu*, Structure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Alkali-Metal Ion (Li+, Na+, K+, Rb+, and Cs+) Endohedral Cyclo[18]carbon, ChemPhysChem, 26, e202500009 (2025) https://doi.org/10.1002/cphc.202500009

此文章可以通过此链接免费阅读: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share/author/YZFCSBHKXAUFBD5NNJBU?target=10.1002/cphc.202500009

此文还被选为期刊的当期封面文章:

 

同作者之前对碳环类体系已经做过十分广泛、全面的理论研究并发表过大量研究论文,完整汇总见//www.umsyar.com/carbon_ring.html,里面还包含许多论文的评述、解读和附加讨论,欢迎查看。

下面,本文将对前述研究工作的内容的关键部分做简要介绍,使得读者快速、容易地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并对一些研究细节做附加说明。更具体的分析讨论请读者看完本文后阅读原文。此文研究的体系用M+@C18来表示,其中M+为Li+、Na+、K+、Rb+、Cs+。同作者还另有两篇论文与本文关系很大,《理论设计由18碳环与锂原子构成的电场可控的光学开关》(//www.umsyar.com/630)介绍的论文中考察了Li@C18,研究的侧重点是外场诱导Li原子在环内外的切换带来的效应,而《一篇文章深入揭示外电场对18碳环的超强调控作用》(//www.umsyar.com/570)介绍的论文中考察了Na+和Mg2+与18碳环的复合物,讨论了这两种离子对18碳环产生的外电场效应。


2 M+@C18的几何结构

此文通过Gaussian 16使用在ωB97XD/ma-TZVP级别下优化了各种M+@C18的无虚频结构(坐标在文章的补充材料里提供了),如下所示。俯视图和侧视图都给出了,同时考虑了M+在环内和环外两种结合构型。可见除了半径最大的Cs+结合在环内的情况时体系不是纯平面外,所有结构都是纯平面的。只有正电荷密度最高且半径最小的Li+、Na+结合在环内时令碳环的结构的变形肉眼可见,其它情况碳环依然保持像孤立状态一样的圆形。

 

文章使用ORCA程序在明显更高级的ωB97X-V/def2-QZVPP级别下对这些结构又计算了电子能量,并且结合上述级别的振动分析得到的自由能热校正量,计算了M+结合在碳环内和碳环外的自由能之差ΔG,并根据ΔG=-RTlnK计算了常温下的平衡常数K,如下所示。可见随着碱金属原子序数的增大,碱金属离子明显越来越倾向于结合在环内。这是因为周期越靠后的碱金属离子结合在环内时与碳环的色散作用越强,而结合在环外时这种效应虽然也有但没那么显著,毕竟结合在环内时碱金属离子能和所有碳原子较近接触,而结合在环外时只能接触一部分,且色散作用随作用距离衰减又很快。由于碱金属离子结合在碳环内的比率占绝对主导,因此后文不再考虑结合在环外的构型。

 

此文还计算了M+的原子电荷,确认了M+@C18中M几乎完全带一个正电荷,即18碳环上的电子向M+的转移/离域微乎其微,18碳环几乎完全处于电中性。而且还发现M+与碳环中碳原子的Wiberg键级数值甚微(尤其是半径大、极化作用弱的K+、Rb+、Cs+的情况),体现出M+与碳环之间的轨道相互作用甚微。如果你不了解键级的话,可参考《Multiwfn支持的分析化学键的方法一览》(//www.umsyar.com/471)中的相应部分。


3 M+与18碳环的结合作用

利用Multiwfn程序,此文使用了我提出的非常流行的可视化展现片段间相互作用的IGMH方法以展现M+与18碳环的相互作用,IGMH方法定义的δg_inter=0.001 a.u.函数的等值面见下图,等值面的着色变化使用IGMH方法的标准色彩刻度。IGMH方法的介绍见《使用Multiwfn做IGMH分析非常清晰直观地展现化学体系中的相互作用》(//www.umsyar.com/621)。由此图可以十分直观地看出不同碱金属离子与碳环的最主要作用区域。Li+和K+由于半径较小,因此在环内吸附时只与一部分碳原子有明显的相互作用,而K+、Rb+、Cs+与碳环的作用区域基本没区别,都是能同时与所有碳原子等同地作用。这些图的作用区域的等值面颜色都为绿色,体现出这些区域的电子密度都很低,这主要在于M+与碳原子之间共价作用甚微。

 

文章表S3给出了不同M+与18碳环的基于电子能量计算的相互作用能(ΔE_int)、结合能(ΔE_bind),以及标况下的结合自由能(ΔG_bind),如下所示,单位是kcal/mol。它们之间的关系介绍和相关讨论见《谈谈分子间结合能的构成以及分解分析思想》(//www.umsyar.com/733)。从相互作用能来看,M+与碳环结合强度是Li+ >> Na+ > K+≈Rb+≈Cs+。后三者与碳环作用强度相仿佛这一点和上面的IGMH图展现的情况一致。ΔE_bind和ΔE_int之间相差片段的变形能,可见只有Li+和Na+的情况造成18碳环在结合M+时有不可忽视的变形能,这和之前给出的结构图相对应,即只有Li+@C18和K+@C18中碳环偏离圆形是肉眼能明显察觉的。由于结合时的熵罚效应,标况下的ΔG_bind没有ΔE_bind那么负,但它们对于不同M+@C18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ΔG_bind都为明显负值,体现出标况气相下碱金属离子与碳环的结合在热力学上是充分自发的。

 

为了进一步剖析为什么不同的碱金属离子与18碳环结合作用存在差异,文中做了能量分解,结果如下所示。能量分解的相关常识见《使用sobEDA和sobEDAw方法做非常准确、快速、方便、普适的能量分解分析》(//www.umsyar.com/685)及里面提及的文章。可见Li+、Na+与碳环相互作用之所以显著强于更重的碱金属离子,关键在于它们的诱导项明显更大,即对碳环的极化作用明显更强。而K+、Rb+、Cs+由于原子半径明显更大、正电荷密度更小,因此极化能力弱得多,诱导项没那么负。还可以看到,周期越靠后的碱金属离子与碳环的色散作用越强,这在于同一族里周期表越靠后的元素极化率整体越大。然而,由于交换-互斥项也是随着碱金属离子周期越往后越大,和色散项产生了很大程度抵消,这导致K+、Rb+、Cs+和碳环的相互作用强度恰好都相仿佛。至于静电作用项,无论是哪种M+@C18,其起到的作用都微乎其微,这主要在于M+@C18体系中18碳环不仅净电荷基本为0,而且18碳环也不具备明显的极性。18碳环的极性问题在笔者的Carbon, 171, 514 (2021)论文里有专门的讨论。

 


4 M+@C18的光学吸收

此文对不同的M+@C18通过TDDFT在ωB97XD/ma-TZVP级别下计算了UV-Vis光谱,如下图所示。可见每个体系只有两个有明显光学活性的电子激发,碱金属离子的种类对于吸收光谱并没什么明显影响,都是仅在紫外区域有显著的吸收,这一点和孤立的18碳环很像,孤立的18碳环的电子光谱在Carbon, 165, 461 (2020)中笔者专门做了详细的研究。

 

文中还使用我提出的电荷转移光谱(CTS)方法考察了电子光谱的本质特征,在补充材料的图S1给出了。CTS方法的介绍见《使用Multiwfn绘制电荷转移光谱(CTS)直观分析电子光谱内在特征》(//www.umsyar.com/628)。由CTS图可以看出M+@C18的电子光谱几乎完全来自于碳环部分的局域激发,而碳环与M+之间的电荷转移激发只对光谱起到了微量的贡献。因此,碱金属离子的存在并不会对碳环的电子光谱的本质产生显著影响,只不过其带来的外势会多多少少对碳环的光谱造成一些定量层面的影响。

为了更清楚展现M+@C18有光学活性的电子激发的本质特征,此文按照《使用Multiwfn做空穴-电子分析全面考察电子激发特征》(//www.umsyar.com/434)介绍的方法绘制了此类体系的振子强度明显大于0的两个激发态的空穴和电子等值面,在下图里分别对应绿色和蓝色,这种分析远比看分子轨道图像来考察充分全面得多(当前这些激发每个都有4对MO跃迁有显著贡献,因此观看MO很不方便考察)。可见空穴和电子都分布在碳环部分,而且空穴和电子的等值面都同时环绕C-C键轴,因此电子激发同时具有平面内和平面外pi-pi激发特征。更仔细看的话还会发现这些激发的空穴主要分布在较短的C-C键上,而电子主要分布在较长C-C键上,即这些激发具有较短C-C键的pi电子向较长C-C键的非占据pi轨道跃迁的特征。

 


5 M+@C18的(超)极化率

极化率和超极化率是描述化学体系对外电场响应的关键的量,超极化率特征直接决定了体系用于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可能性。此文用ωB97XD基于CPKS方法解析计算了M+@C18的极化率(α)和第一超极化率(β),并计算了半数值的第二超极化率(γ),所考察的具体指标都可以用《使用Multiwfn分析Gaussian的极化率、超极化率的输出》(//www.umsyar.com/231)介绍的方法基于Gaussian的polar任务的输出文件用Multiwfn获得。由于超极化率的准确计算对基组的弥散函数要求很高,为了得到尽可能准确结果,此文使用了很大的对每个角动量带两层弥散的d-aug-cc-pVTZ基组,对于此基组没定义的元素则使用d-aug-cc-pVTZ-PP赝势基组。

静态外场下计算的(超)极化率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见,碱金属离子的类型对体系的极化率和第二超极化率并没什么影响,但是第一超极化率的差异特别明显。Li+的βvec很显著,Na+略逊一些但也很大,这是因为如之前的结构图所示,只有这两个体系在环平面内偏离中心对称性明显。K+@C18和Rb+@C18的βvec都精确为0,这是因为它们都是精确的中心对称体系。Cs+@C18虽然βvec不为0但数值也很小,这是因为它仅仅在垂直于碳环的方向上轻微偏离中心对称性。

动态外场下的(超)极化率的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可见外场波长越短、频率越高,对应的(超)极化率越大,即当前体系有明显的频率-色散效应。

 

为了对M+@C18的(超)极化率的本质特征了解得更充分,此文对Li+@C18还按照《使用Multiwfn极为方便地绘制(超)极化率密度和三维空间对(超)极化率的贡献》(//www.umsyar.com/683)和《使用Multiwfn计算(超)极化率密度》(//www.umsyar.com/305)介绍的方法绘制了(超)极化率密度图,如下所示。可见在所有图中Li上面几乎都没有等值面出现,直接体现了Li+对于(超)极化率没有任何贡献,这主要也是在于它没有价电子,只剩电子被束缚得很紧的内核部分,自然对外场的响应微乎其微。

 

文中还对Li+@C18绘制了单位球面表示法的图像,这对于考察(超)极化率的各向异性很有价值,绘制方法和分析方式见《使用Multiwfn通过单位球面表示法图形化考察(超)极化率张量》(//www.umsyar.com/547)里的介绍。如下图可见,对于极化率和第二超极化率来说,分子平面内的分量远大于垂直于分子平面的分量,这来自于环平面内碳环具有大范围全局pi共轭特征;另外,在分子平面内Li+@C18对外场的响应几乎是精确各向同性的。第一超极化率在垂直于环平面方向上精确为0,而在环平面内的分量则十分显著,完全平行于碳环被拉长的方向,这也正是体系偶极矩的方向。

 


6 其它

为了回应审稿人要求考察计算结果受泛函影响的要求,文中还给出了下图,全面对比了ωB97XD的结果和计算(超)极化率常用的BHandHLYP和CAM-B3LYP的计算结果。可见泛函的选择虽然会产生一些定量影响,但不同泛函算出来的不同的量之间的差异趋势是完全相同的,无疑当前文中的结论是可靠的。

 

极化率同时由电子和核振动共同贡献,通常只讨论前者,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它占主导,而后者的贡献虽然通常较小但也值得了解。此文对不同的M+@C18也计算了振动极化率,如下所示,振动对极化率的贡献的比例确实相当小,仅有百分之几,极化率几乎都来自于电子分布对外场的响应。

 


7 总结

从以上信息可以看到,通过 计算与波函数分析手段,ChemPhysChem, 26, e202500009 (2025)这篇文章对18碳环与不同碱金属离子的复合物做了十分全面的理论研究,既拓展了化学家们对18碳环的认识,也对18碳环及衍生物在未来的潜在应用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文中的研究方式也值得在其它类似的研究中借鉴。如果你对碳环相关的非线性光学特征感兴趣,建议阅读《全面揭示各种尺寸的碳单环体系的独特的光学性质》(//www.umsyar.com/608)、《从18碳环的硼氮取代物中理论筛选出具有优异光学性质的分子:一篇CEJ期刊文章介绍》(//www.umsyar.com/742)、《深入揭示18碳环的重要衍生物C18-(CO)n的电子结构和光学特性》(//www.umsyar.com/640)了解更多信息。

]]>
<![CDATA[18碳环及衍生物的十分全面系统的研究综述已在Acc. Mater. Res.期刊发表!]]> //www.umsyar.com/749 2025-08-29T16:37:00+08:00 2025-08-29T16:37:00+08:00 sobereva //www.umsyar.com 18碳环及衍生物的十分全面系统的研究综述已在Acc. Mater. Res.期刊发表!

文/Sobereva@北京科音  2025-Aug-29


自2019年18碳环(cyclo[18]carbon)首次在凝聚相中的观测被报道后,目前已经有约200篇和碳氮环有关的研究文章诞生。北京科音的卢天和江苏科技大学的刘泽玉等人到目前为止已经共同发表了20多篇和碳环有关的纯理论研究文章,内容充分涵盖了碳环的各个方面,包括化学键、电子离域、基态与激发态的芳香性、分子振动特征、环张力能、光学吸收,非线型光学性质、弱相互作用、外电场的影响、硼-氮掺杂效应、引入外部基团效应,等等,研究汇总见//www.umsyar.com/carbon_ring.html,此网页中还包含了笔者对很多研究论文写的深入浅出的介绍和重要的附加说明、讨论。

这些研究工作无疑非常值得进行系统性的总结。近期,卢天和刘泽玉在美国化学会的Accounts of Materials Research期刊上共同发表了名为Cyclo[18]carbon and Beyond-New Materials, New Properties, and New Opportunities的文章,访问地址:https://doi.org/10.1021/accountsmr.5c00131,目前可以免费阅览,欢迎阅读和引用!此综述对于希望一次性较为完整、系统地了解碳单环各方面主要特征的研究者来说极具价值,也非常适合作为踏入碳环研究领域的人第一篇阅读的文章。此文除了对作者的理论研究工作做系统总结外,对于碳环研究的历史、实验方面的背景信息也都做了介绍,并且还对未来碳环体系的进一步研究指出了方向。


由于此期刊对篇幅的严格限制,因此此文着重综述作者的包含18碳环在内的碳单环体系以及其衍生物方面的工作,而碳环与其它物质(如小分子、富勒烯、碱金属离子、超碱原子、8字形双环主体分子)形成的复合物的大量研究工作将在未来另文综述。


]]>
<![CDATA[2025年7月完结动画简评]]> //www.umsyar.com/748 2025-08-28T16:27:00+08:00 2025-08-28T16:27:00+08:00 sobereva //www.umsyar.com 2025年7月完结动画简评

文/Sobereva  2025-Aug-28


本文是笔者完整观看过的2025年7月完结的11部全长TV版动画和1部泡面番的简评。注意其中多多少少有一些剧透的成份,怕被剧透又想了解哪些值得追的话就看评分就好了。所有新番笔者都看过前几话(2025年4月开播的番的扫番过程的粗略观感在http://bbs.keinsci.com/thread-52673-1-1.html里写了),没追的要么是笔者对其题材有抗拒(比如恐怖或者过于低幼),要么就是由于制作质量太差、内容太没创意、剧本太平庸、太莫名其妙等作品自身问题。

全长番一般评分区间是90~95分(低于90分一般不追,超过95的则是神作水准,极度罕见),不了解此系列文章评分传统的勿试图吐槽这点,笔者写的以前的动画评论见//www.umsyar.com/category/动画评论/。评分从作品画面、音乐、表现力、创意、剧情、人设等因素综合考量,也带有很少部分个人主观观感和兴趣因素。半长番的评分整体低于全长番一些。而泡面番的整体评分区间更低,一般是90~91范围。

下面首先是颁奖,然后对作品按照总评分数由高到低逐一评论。


最佳男主角:贝利尔(乡下大叔成为剑圣)

优秀男主角:壬氏(药屋少女的呢喃 第二季)

神级女主角:猫猫(药屋少女的呢喃 第二季)

最佳女主角:琉璃子(阳光马达棒球场!),铃之宫莉莉纱&黑铁音羽(摇滚乐是淑女的爱好),小栗帽(赛马娘 芦毛灰姑娘),古贺木叶(忍者与杀手的两人生活)

优秀女主角:鹰峰高岭(拜托请穿上,鹰峰同学),草隐里子(忍者与杀手的两人生活),梅格(直至魔女消逝),亚琉希雅(乡下大叔成为剑圣),鲸井令子(九龙大众浪漫)

最佳女配角:院濑见蒂娜(摇滚乐是淑女的爱好)

优秀女配角:诺伦王牌(赛马娘 芦毛灰姑娘),索菲&法斯特(直至魔女消逝),白矢环(摇滚乐是淑女的爱好),黑(忍者与杀手的两人生活),榎本凛音(男女之间存在纯友情吗?(不,不存在!))


最佳女CV:悠木碧(猫猫-药屋少女的呢喃 第二季),花泽香菜(古贺木叶-忍者与杀手的两人生活),关根明良(铃之宫莉莉纱-摇滚乐是淑女的爱好)

优秀女CV:白石晴香(鲸井令子-九龙大众浪漫),久保由利香(鹰峰高岭-拜托请穿上,鹰峰同学),三川华月(草隐里子-忍者与杀手的两人生活),青山吉能(梅格·拉兹贝莉-直至魔女消逝),榊原良子(法斯特-直至魔女消逝),福原绫香(院濑见蒂娜-摇滚乐是淑女的爱好)


优秀BG CP:夏目悠宇X榎本凛音(男女之间存在纯友情吗?(不,不存在!)),鹰峰高岭X白田孝志(拜托请穿上,鹰峰同学)

最佳百合CP:草隐里子X古贺木叶(忍者与杀手的两人生活),铃之宫莉莉纱X黑铁音羽(摇滚乐是淑女的爱好)

优秀百合CP:梅格X索菲&梅洛X菲娜(直至魔女消逝),诺伦王牌X小栗帽(赛马娘 芦毛灰姑娘),黑X百合子(忍者与杀手的两人生活),白矢环X黑铁音羽(摇滚乐是淑女的爱好)


最佳OP:中禅寺老师的灵怪讲义实录 老师会把谜题全都解开的。(没追此作品)

优秀OP:九龙大众浪漫

最佳ED:九龙大众浪漫

优秀ED:中禅寺老师的灵怪讲义实录 老师会把谜题全都解开的。(没追此作品),忍者与杀手的两人生活,阳光马达棒球场!

最佳百合番:摇滚乐是淑女的爱好

优秀百合番:忍者与杀手的两人生活

最佳音乐:摇滚乐是淑女的爱好

优秀音乐:药屋少女的呢喃 第二季,九龙大众浪漫,直至魔女消逝




药屋少女的呢喃 第二季
总评:95.1
此作的第一季做得格外成功,我很喜欢。这一季共24话,故事中继续展现猫猫的智慧和敏锐,并推进壬氏和猫猫的关系。这一季主要内容是外国使节来访、子氏一族叛乱的故事,以及后宫的各种大大小小的事。

第28话,居然出现了青楼的老鸨年轻时的回忆,居然那时候风采万千的她还被外宾称作是月光女神,和如今的枯枝烂槁的模样有云泥之别,真是难以置信,也不禁令人感叹岁月不饶人。居然后宫里现在找不出一个美貌赛得过其年轻时期的女子。难道老鸨的青楼里的顶级美女也没有能超越她的、若有的话不能借来一用?然后这一话一说到要找个175cm的女子给特使看,我就想到要让壬氏变装,果然连猫猫和高顺都目光看向壬氏,这一幕很乐~

第29话真是太高能了,壬氏的倾国倾城、不可示人的女装造型真是惊艳万分!这么漂亮竟然是男子!竟把身材超挺拔的五官立体的大眼睛的超自信的俩洋妹都看傻眼了。估计皇帝看了也会怦然心动(不过唯一缺点是显得不够凸,此作里提到皇帝喜欢丰满的)。然而壬氏不爱女装,感觉受了委屈,不知道他看没看过镜中的自己,看过的话应该会被自己美到。

第30话猫猫的打扮真是漂亮。她很敏锐地察觉出梨花娘娘手下的侍女长的恶行,真了不起。这一话里揭露梨花和杏小时候接受相同的教育,甚至杏的成绩还更好,但最后梨花却成了上级妃,而杏只成了高级侍女,因此心怀不满,一直想让梨花堕胎。论颜值,二人相差不大,但梨花的胸怀(物理上的)真是远胜杏,真是欧派的格差社会。偏偏此作的圣上喜欢大的,杏的后天努力完全盖不过梨花的先天优势,挺悲催的。梨花知道杏的卑劣的想法后,给了她一个大逼兜,甚至要给她友情破颜拳,令我对梨花刮目相看。现在她真是已经没有麻烦的圣母心了,直接痛痛快快地利用自己的权利合理表达自己的愤怒。

第31话猫猫看出外来的妃子靠血统篡国的计划真是太有洞察力了。我还担心皇上看到她的才能后会开始特别重视这个奴婢,并真如教书老头劝谏的将她纳为妃子,到时候猫猫就不得自由了。想到猫猫这样超独立性格的少女以后要被皇上玩弄、要服侍皇上,就觉得画面感很奇怪。好在猫猫的欧派体积为0,光凭这点就直接被筛掉了。皇上说“更何况,她的胸围还差个十五厘米”,这话真伤人。

皇太后真是够年轻的,说是皇后我都觉得不意外,难怪她还是少女时就给先帝产子了。皇太后居然是能登麻美子配的,辨识度极高,她在说是自己给先帝下了诅咒的时候,那种声线和气息的组合真是极为恰到好处,不禁令我想起了地狱少女。

第34话出现的三胞胎侍女白羽黑羽赤羽的设定不错,相貌端庄,三个并排站在一起很亮眼。第37话其中最小的赤羽居然有专门的戏份,感觉真是蛮漂亮的,尤其是脸红时颇美,而且也有料,性格还有可爱的一面。

第35话在水帘洞里高能的画面真多。壬氏和猫猫被袭击时躲到水帘洞,居然壬氏大胆起来了,又是人工呼吸又是趁好体位搂腰。猫猫虽然贫瘠,完全没有曲率,但是果着穿薄薄的肚兜时展露的骨感的锁骨、肩膀、腋窝和美背还真是清凉诱人,再加上这梳妆后的别致发型,和平时朴素的她的外在形象真是完全判若两人,有种小仙女的感觉。

第36话更是高能,摔下来的猫猫居然意外地摸到了壬氏的不得了的东西,起初误以为青蛙,居然发现壬氏感受到了触感。猫猫赶忙假装只是摸到了青蛙,而壬氏却就是想让她知道自己也有大宝贝,这段真欢乐。然而壬氏的大宝贝却被猫猫嫌弃,然后壬氏还想对猫猫“耍流氓”来着,让猫猫来确认自己的宝贝,居然连体位都摆好了。好在在千钧一发之际李白的狗来救急了,令壬氏没得逞。之后壬氏给了猫猫雄黄,又令猫猫手舞足蹈,再次疯狂卖萌,看来这才是猫猫心中真正的大宝贝,她对壬氏身上的大宝贝完全没兴趣。壬氏要想吸引猫猫,就得把雄黄和自己的大宝贝放在一起才行。

第39话,居然猫猫还会做冰激凌,很令我意外,难道那时候就有冰激凌了?

第40话出场的作为壬氏替身的阿多娘娘挺惊艳的,甲斐田裕子给她配音用的御气的声线太有魅力了。

子翠她姐翠苓长得很中性、俊朗,显得够御气的,身材也高挑,是能有很多小迷妹的女郎。不过到这一季后期翠苓显得挺窝囊的,给其形象减分不少。

子氏一族叛乱的剧情令我觉得挺莫名其妙的。楼兰妃(子翠)她妈真是脑残,搞出那么大事情,不被团灭才怪,居然在讨伐军来之前一点危机意识都没有,城寨里那么些人明显打不过皇上的军队。子翠她妈的性格也真是糟糕透了,扭曲变态得很。

虽然此作试图把子翠描写得比较正面,但我着实不喜欢子翠的人设,长得也不好看,整个人又神秘兮兮的,也不知道在想啥。第47话,她在死前还在平台上疯狂跳舞,从容得很,真是够会装X的。她居然还令壬氏的脸破相了,壬氏居然一点也不反抗,就很淡定地让她划破自己的脸,从此颜值失去1/3,这剧情实在离谱。唉,壬氏就这么破相了,无法挽回,太可惜了。虽然壬氏自己以及猫猫都不在意这点,但是观众和后宫里的迷妹们在意啊。最后子翠果然没死,换身份后满血复活了,但对我没任何触动,对她没任何好感。

猫猫被子翠和翠玲绑架到子氏一族的城寨,在子翠她妈那里受了不少委屈,还受伤了,可怜,子氏一族被灭真是活该。猫猫她爸罗汉平时不出镜,但在这期间罗汉还想着救女儿猫猫,危急时刻他还真是很把猫猫当回事,这有点给他加分了。

壬氏亲自率兵讨伐子氏一族,没费什么力气,成功解救了城寨里的猫猫,来了个经典的英雄救美。在最后一话他和猫猫独处时又开始馋她了,又把持不住自己了,要做非分的事,搞得猫猫非常尴尬和难受。最后他去青楼找猫猫时居然还在猫猫脖子上咬,跟吸血鬼似的,真是怪癖,也显得挺会撒娇的。要亲就痛痛快快赶紧亲就完了,每次壬氏都要先凝视、酝酿,结果导致time out,突然来人破坏了大好局面,反反复复总是如此,蛮扫兴。

OP1画面不错,但歌真不好听。OP2的歌更是超级难听,毫无品味!ED1是那种滥情+深情的情歌,感觉挺俗气的。ED2还算及格。此作的主题曲真是严重的短板。



摇滚乐是淑女的爱好
总评:95.1
这是部各方面水准都极佳的摇滚+百合的音乐题材的动画,观感超赞,我特别喜欢,绝对不容错过。之前已有一些少女摇滚的作品,最知名的莫过于我很喜欢的邦邦了(PS:但我十分不喜欢My GO及续作),我对此作的喜欢不亚于邦邦。此作是讲述四个大小姐组团玩摇滚的题材,构思真是相当新颖,令人耳目一新,剧情十分吸引人,每个主角的设定都极富个性且人物内外反差巨大,百合元素浓郁,对摇滚演奏的表现相当硬核,不仅演出水准极赞,还加了各种特技,比如音羽还击打出了闪电、使出了风系魔法,等等,相当有想象力。这些姑娘们的每一次现场演出的听觉和视觉的观赏性都绝佳,激情澎湃,燃得一塌糊涂,极能令人感到大满足和畅快。

此作的背景主要是大小姐们上的女子学院。女主之一铃之宫莉莉纱从小酷爱吉他,性情奔放。她的母亲嫁入了豪门,为了能让母亲能在新的环境过上有地位和安稳的生活,上高中后莉莉纱决心在这女子学院里压制自我真实的性情和喜好,扮演成完美淑女的模样,并彻底放弃了她酷爱、能给她带来真正快乐的吉他。另一个女主黑铁音羽美丽端庄,被同学们视为高岭之花,乃淑女的至高典范。莉莉纱意外地捡到了的她遗落的吉他拨片,进而导致她发现了音羽的真面目:和摇滚不可能有交集的音羽,实则是个内心狂野、激情澎湃的架子鼓的顶级高手。音羽利用激将法令莉莉纱与她畅快地合奏了一曲,这既令莉莉纱重新找回了激情,心脏重新跳动了起来,又令莉莉纱得到了她一辈子的音乐的搭档和姬友。此作主要讲述的就是这两个在摇滚上能够充分共鸣的大小姐的故事,以及她俩和蒂娜、白矢环最终结成纯音乐的四人摇滚乐队Rock Lady的过程。

音羽颠覆了莉莉纱对个人爱好的看法,莉莉纱觉得作为大小姐就必须舍弃摇滚,而音羽则执着于摇滚,不受世俗观念的束缚,她觉得通过摇滚才能找到真我,摇滚就是她的灵魂。音羽对摇滚的态度严重地冲击了莉莉纱,令她努力塑造的大小姐的伪装失去了意义。这观念的激突构成了二人的矛盾点。后来,音羽终于成功地令戴着完全不适合自己的淑女面具的莉莉纱的摇滚之魂重新燃烧了起来,重新找回放荡不羁的真实的自我。第11话最后,莉莉纱被已毕业的前辈刺激到,那厮觉得她弹电吉他只是玩玩,令莉莉纱怒火中烧,跑到部室来了一通疯狂的吉他输出,真是精确反映出了她的心境;再结合其内心的自白,真是充分展现出了电吉他是她的真爱+最爱,这段表现得蛮好的。虽然莉莉纱曾经打算为了成为淑女而放弃吉他,但这一幕,充分表现出电吉他是现在的莉莉纱无论如何也割舍不了的。这种对事物执着的爱,是在我来看人类情感中最宝贵的一部分(正如我深爱着11区的二次元)。

此作对莉莉纱的人物性格的塑造着实很出色。一开始我对她其实没啥兴趣,其外貌不是我喜欢的,颜值和身材平平,头发还特别诡异,往两边伸展得特别老长,不知道抹了多少发胶,太容易挡着旁人走路了,外貌没什么美感。随着剧情的进行,莉莉纱人物的优秀品质逐渐地展现了出来。她很会为她人着想,很看重妹妹和母亲,甚至能做到忍辱负重。她也挺温柔,对刚加入乐队的键盘菜鸟蒂娜很照顾,十分尊重她的努力,并且积极鼓励她。面对十分任性的音羽,虽然二人总有吵架和口头上的脏话,但莉莉纱很看重她,对她蛮包容的。莉莉纱还十分爱恨分明、是非分明,非常努力,对自己要求严格。她的骨子里还一直保持着叛逆和野性,心怀梦想,其性格的棱角坚硬、鲜明得无法被平凡的世俗所磨平。这些都是她内在魅力的关键所在。

莉莉纱的CV是关根明良,配得相当好,把人物性格展现得十分到位和生动。我对这个CV第一次有印象是她配《前辈是男孩》里的苍井咲,配得也挺好。她配莉莉纱和苍井咲用的声线、做出的表演真是截然不同。

黑铁音羽的外在形象有点像蛇喰梦子,都是校服+黑长直+表面上温文尔雅,但一到自己的痴迷的领域就和平时判若两人。这俩角色有个共性就是内在都有疯狂的女王的一面,内在是抖S,音羽体现在对音乐的控制上,而蛇喰体现在赌局的控制上,都能把其他人吃掉。音羽还和梦子一样时不时陷入陶醉+迷幻的情绪,有一些特写显得蛮H。音羽还相当任性,不管莉莉纱怎么想、有什么心结,她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一味地要把莉莉纱拉成自己的音乐上的伴侣。音羽经常表现得挺姬,经常用“交合”来描述莉莉纱与她的合奏,在尽兴演奏时还老说着要高潮什么的,好羞耻,好H。起初感觉音羽的CV岛袋美由利的表现力一般,如果换成画伯或者早见纱织会明显更好,不过看下去后觉得她配得也不错,挺对味儿的。

音羽的颜值非常高,而且身材极佳,演出时挺养眼。特别是第9话音羽在live house出场时穿的高暴露度带铆钉的黑色摇滚女鼓手的衣服真是超闪亮,特有视觉福利!有一种爆裂感的SM工口!而且有种个性化的工口场所的人才会穿的情趣underwear的感觉。音羽的这个穿着显得她的欧派比平时大得多,居然峡谷那么长。胸怀得有莉莉纱的容量的>=3倍。音羽疯狂打鼓时摇摆的山谷真好看。

莉莉纱和音羽老是在演奏完互骂、互撕,将对方描述为不可燃垃圾,但她俩共同的演奏格外出彩,二人靠音乐相互刺激、进攻,可以把各自的潜力充分逼出来,达到一个人自娱自乐时无法达到的畅快和climax。唯有这俩人的组合才能达到这一点,莉莉纱非音羽不可,音羽也非莉莉纱不可。这就像自我安慰达不到和相性最好的人共同ML时体验的绝顶快感一样。

第5话莉莉纱和音羽与民间乐团Red familia在舞台上合奏的演出真是绝赞,水准太高了,给此作又大大加分了。这部分的构思、演奏、演出效果,都精彩绝伦。莉莉纱和音羽本是客串,却反客为主,靠强力的演奏夺走了乐团的控制权,令平淡沉闷的爵士乐演出变得激情四射,成了燃情的摇滚爵士乐,舞台刮起了龙卷风魔法,使得台上的中年乐手们措手不及,在拼尽全力演出后感受到有如坐过山车般的疯狂体验。这酣畅淋漓的演出令台下的观众们兴奋、狂喜,还令养尊处优的大小姐爱莉珠被这喷薄着狂热激情的“庶民音乐”所震撼,看得她眼睛闪闪发光。这一段的构思实在太出彩了。

第9话音羽、莉莉纱、蒂娜、白矢环的共同演出的后期真是超精彩。令我感叹莉莉纱真不是个能配合别人的人,必须和音羽相互激突、用音乐拼尽全力酣畅淋漓地战斗,达到灵魂的交合与共振,方能完全释放莉莉纱骨子里的野性的魅力,达成令人惊叹的演出。同时也进一步体现出音羽是莉莉纱命中注定的CP。这个演出也终于令一直看不起她的白矢被她的潜能所震撼了。最后舞台上绽放一片金色的雷暴,令所有观众都被这几个人音乐的力量所吞噬,燃得一塌糊涂,这一幕的制作真是出色极了!

遇到音羽对莉莉纱来说最关键的意义是她令自己重拾吉他,再次投入对摇滚乐的狂热中,并且从此决心再也不放弃摇滚,不向任何事物妥协。而在最后一话,我又看到了莉莉纱对音羽来说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于莉莉纱给音羽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令她的音乐不再局限于自我陶醉,而令她懂得了靠自己的音乐shan动观众、控制观众、征服观众是多么的愉悦,这也恰恰迎合了音羽的控制欲。音羽一度对组建乐队在观众面前表演是抗拒的,觉得那需要被迫迎合、讨好观众才能得到他们的肯定,因此失去了自己演奏音乐本来的意义,即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莉莉纱在最后一话的演出中掀起狂潮,故意去激音羽,终于令音羽认识到自己作为乐队的一员并不需要非得迎合观众,而是可以改造观众,在自己满足的同时还能令观众折服,赢得喝彩,这使得音羽豁然开朗,并变得格外亢奋,打鼓打得如暴风骤雨,这一幕真爽!

院濑见蒂娜这个角色也非常出色,越往后看我越喜欢她。她的人设极具特点。表面上她是个帅气、风度彬彬、极富中性魅力的王子般的姐姐大人,显得非常自信,光彩照人,谁也想不到她外在的形象完全是伪装的,内在性格与表面截然相反,懦弱、胆小又缺乏自信,同时又挺纯真和笨拙的。蒂娜被莉莉纱在舞台上的风采所吸引,想要加入乐队,在莉莉纱面前展现出真实一面的她显得真是蛮可爱的。这一话出现了推动剧情发展所需要的经典的香蕉皮,这导致莉莉纱推倒了蒂娜,然后的一幕真是超喜闻乐见:蒂娜的束胸瞬间坏掉,突然冒出巨大的欧派来,原来她平时是故意束胸而塑造自己的中性形象,哈!不光是性格,连她的身材居然都是假的!令我感叹这个学园有难言之隐、需要伪装人设的大小姐看来不止莉莉纱一个啊!莉莉纱推倒蒂娜后正好被音羽看了个正着,还好音羽倒是没吃醋、瞬间黑化什么的。蒂娜还总用小兔子布偶演绎自己另一个性格,细声细气地自己和自己说话,挺有趣,又进一步增添了她的萌感。此外,蒂娜虽然乐器的底子差,但在练习乐器方面非常努力和执着,非常有毅力和热情。并且在第9话的演出中,她在一度陷入黑暗和恐惧的情况下努力找到了突破口,获得了光明,奋力将演奏坚持了下来,其表现令我赞赏。总之蒂娜的性格是真好,超级好,实在是个很讨人喜欢的角色。在最后一话的演出中,蒂娜一点也不像新手了,而是英姿飒爽,弹奏得自如洒脱,成长真是太快了。这一话她的美型还把台下的妹子们给迷住了,这一幕看得我挺高兴。靠颜值和气质抢夺妹子芳心的能力方面,蒂娜是不会输给任何男性的。莉莉纱不想给这个Rock Lady乐队增加主唱角色,但如果蒂娜真的当主唱的话,乐队绝对会大火。

蒂娜胸口的包袱太大了。她在第8话展露出了奇尺大r,真是太壮观了!太浮夸了!感觉size得有h。我原本觉得Bitter Ganache乐队里那个戴口罩的黄毛的欧派就算挺大了,而她和蒂娜比,简直是cc-pVTZ和CBS的差距。感觉蒂娜的这个设定太会讨好观众了。这一话还出现了蒂娜给化妆品代言的街上的招牌,那里面的蒂娜真是特别有气质,真是没人能想得到蒂娜其实还有那么夸张的一面。蒂娜本来还不想解开欧派的束缚,莉莉纱朝她吼:“你不是想透过摇滚释放真正的自己吗,那就先把胸部释放出来啊!”,这话说得非常在理!

音羽从小就认识如今成为吉他高手的白矢环,虽然白矢的性格很冷、很傲气、咄咄逼人,外在形象是个极硬核摇滚女,但居然欧派不小(和音羽comparable)而且穿得很低胸,令其沟壑吸睛,这两方面的设定挺有冲突感的。明明是唯我独尊、不屑于取悦观众的超强实力派,着装却又显得献福利。

白头发的角色不少见,但白矢环的很长的白睫毛,而且是环绕整个眼睛(和她的名字很吻合),真是极有特点。白矢平时总是给人一种威严、不容侵犯的样子,居然第10话,在演出结束后,她对音羽说“狠狠臭骂我一顿吧!”,被音羽回了句“恶心死了”,此时白矢竟一脸开心状。真难以想象她面对音羽时居然内心里有抖M的一面,这一刻她之前的严肃形象彻底崩塌!白矢对音羽是真爱,爱到骨子里,可惜令音羽最想交合的、最能令她高潮的却是莉莉纱,这关系蛮有三角恋的感觉的。目前乐队里就蒂娜没有明确的喜欢的对象和CP。

白矢是黑百合学院的,但她平时的摇滚女形象和大小姐真是完全扯不上一丁点关系。令我颇意外的是,第10话居然她以端庄、温文尔雅的大小姐形象出现,戴着白长直的假发,和摇滚时的形象判若两人。真没想到那么放荡不羁的白矢在学校里也会做这种伪装,并且和莉莉纱一样怕被人揭开真面目,这和她之前展现的形象相比显得真是太违和了,反差过大。这下莉莉纱伪装完美大小姐的道路上又多了一个同路人。看到白矢的另一面是这样的,令我对她的兴趣和好感度所有增加。

白矢原本很看不上莉莉纱和蒂娜,她只想和音羽在一起。不过在故事最后,这四人已经磨合得天衣无缝了,展现出了精彩绝伦的演出,征服整个live house的所有妹子。现在的白矢对于成为乐队的一份子已经没有任何不满了,而且心里应该还很珍惜这个命运般的组合,能找到这样合拍的队友实在太难得了。而之前白矢和无论哪个乐队,在追求和理念上都合不来。

莉莉纱的后爸的女儿爱莉珠起初挺令人讨厌的,老想着找到莉莉纱的弱点,从而能向父亲告状,把莉莉纱和她妈从家里赶走。但经过了第5话,爱莉珠的形象有了巨大的变化,我对她的印象也有了180度转变。原来她不是心肠坏,讨厌莉莉纱也不完全是因为她是外来人、原本是庶民,她不爽莉莉纱的关键一点是莉莉纱在家里显得太做作、虚伪、百依百顺,莉莉纱煞费苦心扮演出的那副形象居然正是爱莉珠所讨厌的。而当爱莉珠看到了公民活动馆中莉莉纱弹吉他的奔放洒脱、极尽展现自我风采的样子后,彻底重新认识了莉莉纱,甚至对她诞生了崇拜和爱慕之心,成了迷妹。她不仅不再讨厌姐姐、各种看她不顺眼,反倒心里还庆幸有缘结识了姐姐,还主动去维护姐姐在家中的位置。莉莉纱万万想不到,原来自己真正的那种毫无保留的野性面目,居然正是爱莉珠所喜欢的,根本不需要在她面前努力做掩饰。这姐妹真是很有缘,也真是好在爱莉珠那天有幸看了莉莉纱的演出,爱莉珠的小伙伴的助攻GJ。在最后的剧情中,爱莉珠在垃圾轻浮男子摇滚乐队前,甚至面对肢体冲突的危险,还极力维护姐姐的乐队的尊严,表现得相当有勇气,对于成长在温室里的花朵来说这真是太难能可贵了。

音羽的侍从司纱之前没给我留下任何印象,而最后一话突然大放异彩,面对恼羞成怒要打人的垃圾男乐团的主唱,司纱瞬间将其制服在地,帅气得很。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性情平静淡漠的眼镜娘居然深藏不露。要是此作能出第二季,希望多看到一点她的戏份。不知道司纱对于自己服侍的大小姐音羽狂热玩摇滚这事是怎么看的。

说个题外话。莉莉纱在第一话提到古典乐令她犯困,这话肯定会遭到附庸风雅的人的不满,而我是>9成赞同她的。古典乐里当然有大量精品,像是《行星组曲-木星》、Aaron Copland的《New England Countryside》、《自新大陆》、《鞑靼人舞曲》,但真正算得上有较高艺术表现力的古典乐占所有古典曲目的不及5%,剩下的基本都是灌水古典乐,又臭又长,着实令人犯困,靠AI都能自动生成无数比那些表现力强得多的古典乐,即垃圾作品远远多于精品,这点和现代音乐很类似。低水平的古典乐里蕴含的宝贵感情、灵感和艺术性,和一流的摇滚乐相比完全无法相提并论。但凡是古典乐就当成高贵、高雅,但凡是摇滚就认为是市井品味的音乐,是极其愚蠢的固有观念,然而这种看法却颇有市场。此作里提到有的人还把吉他当成庶民乐器,真是好笑。我感觉古典乐就类似于一个“音乐温室”,那些所谓的大小姐们如果只能浸润在这种环境中,看不到外面多彩斑斓的世界,就过于无趣和遗憾了,我认为此作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想表达这种观念。

摇滚是我一直以来很喜欢的音乐类型之一,此作里莉莉纱她们的各种摇滚演出整体都很惊艳,制作方极其用心、良心,而且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看完莉莉纱和音羽的第1话的合奏后,当时我真是希望她俩能合奏一次Metallica的《One》,强烈建议在youtube上搜索One (Metallica, Live - Seattle '89) ,这演出的后半真是神级,吉他和架子鼓的组合无与伦比的过激,堪称史上无法被超越的经典!(我真心觉得这演出展现的技艺已经是人类生理极限了)。要是能有个Rock Lady版的《One》,难以想象得high成什么样。

此作的ED歌曲一般,但画面张力很棒,角色们全力演奏的特写很帅气,似乎画的就是莉莉纱梦想的登上富士摇滚节舞台的样子。



赛马娘 芦毛灰姑娘
总评:94.3
这一季的制作质量很优秀。之前的《赛马娘》我全都追了,感觉这一季各方面格外出色,剧情发展很有看头,比赛场面十分精彩、扣人心弦,制作得相当精良和用心,人设也很好,主角很有独特魅力,其性格和意志力都讨我喜欢,是《赛马娘》历来主角里面我最喜欢的之一。

这一季的主角是一个小地方赛马娘育成学校笠松学园的小栗帽。她是穷人家庭出身,有着灰色头发和坚毅的品质,性格十分单纯、质朴,对成为顶尖的赛马娘极为执着并总是拼尽全力锻炼自己,脑子里只想着跑步。本来没人关注她,一个末流的训练师北原穰却发觉了其惊人的才能,成了她的伯乐,真是意外捡到宝了。

小栗帽充分展现出了乡巴佬的感觉,完全不懂打扮,起初的形象土里土气,衣服还总是脏脏的,没什么女孩子的样子。她有种像是肯尼亚的偏僻山村的爱跑步、天赋异禀的奇人来到大城市的感觉。小栗帽平时有种微妙的呆萌可爱感,但在赛场上认真严肃起来时又展现出强者乃至怪物般的气场,在冲刺时表现出压倒性的气势。小栗帽的大胃王设定挺有趣,给她增加了萌点。这都不是一般意义的大胃王了,而是夸张到能把食材库吃空的那种。这些独特的设定使得小栗帽令人印象较为深刻,和以前《赛马娘》的主角都截然不同。

第3话小栗帽获胜后居然在舞台演出时跳慢节奏日本传统民间舞蹈,挺有趣,这可真是有她的个性,完全不懂得时下潮流和审美。虽然演出很违和,但好在还是顺利跳了,总比尴尬地在台上随便晃悠要强。这个场面里小栗帽展示了她的好腋。想不到第4话小栗帽获胜后,在舞台上跳流行歌曲的舞蹈像模像样,都是多亏了诺伦教她跳舞。我此时也感觉诺伦应该去当偶像,她是个被田径耽误的一流偶像。第5话小栗帽的舞蹈演出还更上一层楼,显得潇洒帅气,而且着装性感,不仅一丁点土味都没了,甚至还散发着一些top偶像的风采。

第5话小栗帽赢得黄金少年杯,意味着她要和自己的伯乐、特别重视她的训练员北原从此告别。在获胜的一瞬,小栗帽红着脸流着泪,流露出了特别少女的表情,这和小栗帽平时的形象真是相差太大了。想不到性格平静、硬朗的小栗帽的心里也有如此少女般感性的一面!

此作的一个主要配角是双铃莱特,是小栗帽的同学,后来小栗帽去了中央后她也一起去了。双铃莱特设定中规中矩,虽然其跑步才能不行,但性格不错,笠松学园里好几个没志气+摆烂的赛马娘排挤小栗帽,唯独她对不善言辞的小栗帽很友好。她给我的第一印象稍微有点特别周的感觉。双铃居然在第5话用一块金属板作为原料亲自手工给小栗帽打造马蹄铁,真是能耐,想不到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居然有铁匠的本领。

笠松学园的藤正进行曲挺威严帅气的,眼神很酷,他是小栗帽初出茅庐阶段的主要对手。不过藤正一开始的心态不是很好,有点自负,脾气挺差。第4话的回忆中,看到她为了成为最强赛马娘,从小就一刻不停地锻炼自己,跑废了无数双鞋,感觉她付出的努力丝毫不少于小栗帽,她的自信真不是凭空而来的。在小栗帽第5话实力碾压藤正后,藤正给人的印象相比于当初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我对这时候的藤正的印象还蛮不错的,形象又帅气,又没有起初那种难以相处的带刺的感觉。藤正一个优点是很有拼劲儿,很正直,很坚毅,很不服输,这是她形象的挺正面的地方。

第3话对诺伦王牌的心态描写很可圈可点。她原本是学园里bad girls三人组的,在小栗帽的第二场比赛时被怂恿要给小栗帽使坏,在小栗帽冲刺的一刻她终于认识到了自己和小栗帽完全不在一个世界,被小栗帽的强大所彻底震撼,从此心态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这一刻的画面表现力相当出色。洗心革面后的诺伦王牌还令我蛮有好感,本来她的颜值就挺高、打扮得靓丽,再加上弃恶从善、对小栗帽主动认错了,我觉得她真是个挺可爱挺优秀的妹子。第4话,小栗帽在诺伦家的舞蹈教室里累了睡着了,诺伦给她梳头弄发型,这一幕感觉超有爱,这CP我嗑!第5话诺伦王牌还买了小栗帽的布偶并抱着,一脸幸福样,并感叹“她好可爱啊!”,再次看得我挺高兴,她对小栗帽是真爱啊!

小栗帽她妈真是个好妈,从小就坚持天天给小栗帽按腿,是小栗帽能有如今这么好底子的关键。她出镜不多,甚至都没有露出眼睛,从某些画面里她嘴的描写,似乎能看得出她对小栗帽的资质和未来相当有信心。

第9话看得我很迷,看上去明明小栗帽以绝对优势赢了日本德比,怎么莫名其妙就相当于只赢了一场G2比赛,完全没搞懂规则,交代得太含糊。都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小栗帽和其她赛马娘在比同一场比赛,难道是两场比赛的时空和地点发生了超现实的重叠?

第10话出场的蜻蛉君主的外形的观赏性很强,又白又大,威风凛凛,洒脱得很。最后的比赛里活力女杰的欧派不小,比赛时摇动的观赏性不错。

此作里小栗帽最大的劲敌是玉藻十字,是这一季的最强。我实在是挺不喜欢玉藻十字的人设的,其外形和性格都不讨我喜,说话声线也很难听,显得挺轻浮的。明明在中央有不少其她赛马娘人设都不错,偏偏让这个角色成为了主要配角,令我很不爽。更令我不爽的,也是此作最令我失望的,是最后一话的比赛结果。按理说主角最终都会赢才对,更何况小栗帽潜力无限,之前在中央的比赛都没输过,偏偏最后输给了玉藻十字,唉!我并非因此而批判此作,毕竟此作也要尊重赛马娘原型的历史,但这结局是真令人郁闷!本来小栗帽获胜是众望所归的,偏偏输了,好气哦!要是此作还能出第二季,让小栗帽赢回来,那还好;如果没有后续了,那真是糟透了,还不如不出最后一话。玉藻十字最后进入了zone,导致其突然开挂,咋小栗帽就不能进入zone?要是小栗帽也进入zone了,绝对碾压死玉藻十字。虽然玉藻十字惦念着垂危的老人,让玉藻十字赢了也能让那个老人欣慰、死而无憾,因此玉藻十字的获胜有“正当性”,但既然如此,干脆让玉藻十字当主角出一季赛马娘就完了,这一季我直接就弃了。偏偏是我追了一季,我很喜欢的角色在最后的最后被一个我很不喜欢的角色最后赢了,实在令我不高兴(虽然我如今的心态已经算是比较平和的了,也不至于因为这个结局很难过、憋屈,但我还是要在此明确表达一下不满)。如果此作能放下真实赛马历史的包袱,把剧情魔改成小栗帽最后获胜,站在了赛马娘的顶点,我对此作的评分肯定会更高(这不是个人喜好问题。从一部动画本身来讲,当然观赏体验直接影响评分,就如同三国演义是在三国志基础上改编的一样,改编后才更有戏剧性,比如加了空城计桥段)。



九龙大众浪漫
总评:94.5(前期),91(中、后期)
这是又一部罕见的我必须对作品的不同部分分别打分和评价的动画。我对此作前3话和之后的部分的喜欢程度有天壤之别。此作很虎头蛇尾,早知道中、后期是那样我看完前3话后就不再继续追完了。中、后期的剧情实在很迷,我都是快进看完的,后期制作质量往往也变得有些敷衍。

此作讲述香港九龙的旺来地产公司的女职员鲸井令子和男职员工藤发的二人之间的感情发展,我本以为整部作品是以恋爱为主,想不到到了中、后期开始变得玄幻,主要是揭开九龙城寨和鲸井背后的秘密,还加入了蛇沼之类乱七八糟角色。

*前期部分我的观感和评价*

第1话令我觉得此作太惊艳了,刚开场就令我眼前一亮,立马就决定追了。此作的原画、动画、音乐、美术都是绝对一流的,经费太足了,能把那么多经费用到这个创意、剧情和人设都出彩的作品中真是幸事。

此作背景设定很赞,充分凸显九龙的拥挤破旧和市井味儿,感觉制作方花了不少精力去考究。工藤却恰恰钟情于九龙的这种氛围,可能作者也和他一样对老旧巷子情有独钟。

鲸井的人设过于惊艳,我太喜欢了!她的面庞精致,眼睛又大又明亮,不怎么打扮自己,留着挺随意的短发,其素颜的朴素美感很令我中意,戴上眼镜后还更增添了点知性美。她刚出场时的形象令我略微想起了《迷之彼女X》的女主,她的发型也有些绫波丽的感觉。特别是鲸井穿白T恤和蓝制服的时候,结合那短发和平静的面容,太令人容易想起绫波丽了。她的身材极其出色,并且在此作里从各个角度、以各种方式对她的这个卓越之处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现。她在家只穿件宽大的T恤+胖次,下面完全空着,有种十分妙绝的邋遢的性感,摄影师还给了还多特写表现这种魅力。平时在街上她穿旗袍上装也很独树一帜,特显身材,欧派的线条感绝佳,同时细瘦白皙的胳膊和肩膀展露无余,显得她又有十分苗条的美感,可真是赘肉长在了最恰当的地方。第1话她大热天独自刷墙的那副造型更是绝了,运动短裤+跨栏背心,还把腰部的衣服系了上去,视觉冲击力过激!虽然比bikini布料多,但这福利感可比bikini来劲多了!这个服装搭配真是创意鬼才,尤其是她热得发呆的岔开着腿的那个特写画面,真是难以言喻的妙绝,制作方太懂了!她居然设定上是32岁,我感觉说是23岁还差不多啊!莫非年龄这点也要搞个反差萌?鲸井当地产业务员真是可惜了,拍写真肯定能走红。

鲸井不仅外形令我极其喜欢,性格也是我中意的。她平时显得挺正经、温和的,但有时也表现出可爱和风趣感。她往往表现出不修边幅随性的一面,而面对工藤却又时不时展现出少女心。鲸井竟然有抽烟的嗜好,这个设定和她的良家少女上班族的形象看似挺有冲突感的,但也进一步给她增加了独特的个性感。上述设定都给她带来了反差萌。

鲸井抽烟抽得挺优雅、挺有韵味,是她的人设的加分项。此作对抽烟有所美化,居然鲸井还在咖啡厅抽烟,不知道会不会遭来一些禁烟人士的抗议。PS:我对二次元美少女抽烟完全没丝毫意见和反对情绪,但我反感三次元的人抽烟,尤其是令其他人吸到二手烟的行为是我深恶痛绝的。

白石晴香给鲸井配音配得很不错,我很满意这个恰到好处柔和的声线。

鲸井令子的原型,姑且叫鲸井B,这个角色设定得也有点意思,虽然长着鲸井令子的脸,但是感觉带着媚气,有点微妙的妖娆,令工藤为之着迷。然而工藤对鲸井令子却没多少心动的感觉,但在后来却也做了不得了的事,下体相互连接了。让我选交往对象我肯定选鲸井令子,鲸井B过于成熟了,然而不知道怎么工藤就那么钟情于鲸井B,理应更加被令子吸引才对。

工藤发的人设远远不及鲸井,到最后我也没觉得这角色有什么优点。看前期的时候,他给我的感觉是有点野、粗糙,对女孩子不够温柔,也一点不知道主动赞美令子的美好。居然令子还喜欢他,感觉令子真是没见过什么好男人,哪怕工藤稍微表现得有一丁点man和魅力都会令令子心动、脸红。第1话最后,迷迷糊糊中工藤强制令子和他交换口水,事后工藤竟然一拍屁股走人,对夺去令子的初吻居然显得满不在乎,这可真是人渣行为啊!

*中、后期部分我的观感和评价*

中、后期开始剧情从日常逐渐走向悬疑,克隆人、复制人、鲸井令子前身的背后故事以及阴谋逐渐浮出水面,故事变得严肃紧张了起来。剧情变得越来越迷、越来越奇幻,大量对话不明所以,还整了一堆复杂的设定:地球子星,氧化锆复制人,记忆移植...蛇沼还是双性人+bl,还有不少搞基的剧情。有几个出场的男角色我都不知道怎么冒出来的、是什么身份,也令我不理解干嘛要添加那些角色(特别是那个白毛,是我挺讨厌的)。中、后期鲸井不出场的剧情我大多都是快进看的,实在没耐心看那些莫名其妙的剧情。这叙事方式实在糟糕。

看到最后算是理清了一点,原来此作的场景第二九龙城寨是来自于工藤的记忆,是工藤也不知道用什么超能力创造(脑补)出来的。曾经九龙城寨里工藤喜欢的鲸井B似乎是服药自杀了(不知道为啥),然后工藤为了重现鲸井B,于是靠幻想构造了第二九龙城寨,试图重现鲸井B,但出现的却是鲸井令子,令子有着鲸井B的外形却没有鲸井B的记忆,令子还决心活出自己的样子。结果最后工藤脑补的第二九龙城寨崩塌了,令子还从虚拟人变成现实人了。最后还有很多我没搞明白的,不知道天上漂浮的菱形的地球子星和氧化锆复制人是什么鬼,蛇沼和他的基友是干嘛的,也不知道鲸井B为啥非要自杀(或者说自杀得那么轻易)。

剧情中令子逐渐知道了自己是个复制人,没有之前的记忆,但并没有活在前身鲸井B的阴影下、被她残留的印象束缚,而是决心做自己、寻找自己,这种心态不错。

居然第8话末尾描绘了工藤和令子二人夜晚缠绵后的清晨,二人都果着,这一幕太有冲击性了!进展也太快了吧!工藤此刻已然把鲸井B完全抛在脑后了,只想占有眼前的令子。令我有点可惜的是这个令子不再纯洁了,被工藤玷污了。

第2话出场的那个男美容医师蛇沼的相貌和头脑都很变态,很恶心。我要是监督,就指明让子安来配了。虽然当前的CV配得也不错,但果然还是达不到子安声线的变态程度。第3话他居然趁鲸井不备,突然舌吻+蛇吻了她,实在太hentai了!之后所有和蛇沼有关的剧情我完全看不明白是咋回事,此作除了工藤的男角色我认为都应该删掉(略可爱的小黑尚可保留)。

杨明这配角人设很不错,性格开朗,显得光彩照人,看上去像西洋人。她的颜值甚至比令子还高。我之前就觉得她颜值这么高,只是当个裁缝也太奇怪了,果不其然原来她妈是个演艺圈的女星。第5话杨明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的时候还是黑发,听了令子鼓励她的话,突然又变成金色卷发了,蹦出来和令子抱住,真是奇怪,居然能一秒换发型和发色。杨明对令子特别关心,她俩在一起很融洽,有时候我觉得杨明X令子挺般配的,她俩要是百合,把工藤撇一边就好了。看到最后一话,时间跳转到两年后,令子还在和杨明是朋友,我想要是她俩在一起就好了,还心想工藤是不是就没了,结果最后工藤又冒出来了...不知道是怎么诈尸的。

那个小黑有点悲情,小时候是漂亮的小姑娘,喜欢漂亮的东西,完全是个loli,没有任何男性特征。可长大后他失去了小时候的美好形象,漂亮可爱的东西也变得不再适合他,这成了令他心里一直难过的地方,可又无能为力改变,唉。在第二九龙城寨他遇到了他小时候状态的复制人,一个可爱活泼的“小姑娘”,还受到了TA的鼓舞。可惜由于真人与复制人相见,奇妙的规则令复制人马上消失了,这不错的“小姑娘”角色就这么没了,有点遗憾。

此作的背景看起来仿佛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感觉,家具、着装也都是很老式的,但是电脑、手机都是这个年代的,有点违和。

此作有些BGM很优秀,比如第3话开头和中间工藤在令子家的配乐,以及第4话中间部分令子的闺蜜杨明在她家谈心时的配乐,都令我很喜欢,对情境的营造非常好。

此作的OP还不错,高潮部分的电子味的跃动感和迷幻感可圈可点。此作的ED的高潮部分很出彩,女声特别清亮悦耳。



忍者与杀手的两人生活
总评:93.65
这是部挺不错的动画,画风好,经费非常足,制作得很用心和讲究,水准较高,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挺好。此作的故事内容整体轻松有趣,不少情节构思巧妙,人物形象鲜活生动。女主之一木叶的人设非常独特,越往后看越觉得她有魅力。另一个女主小里子的设定也可圈可点,十分cute。并且此作对这俩人感情关系的描写很好,越到后来表现得越有爱,已经算得上是真正的百合番了。这番很适合妹子们看。

此作的故事内容是女忍者村的草隐里子(小里子)从村里出逃到城市里。奄奄一息时遇到了路过的女高中生古贺木叶,这个相貌平平无奇的女生居然是战斗力∞的杀手。木叶发现小里子有把尸体变成树叶而完美隐藏线索而能力,而且还会做家务,这正好是不擅长刀人之后做善后处理以及不会做家事的木叶需要的,于是木叶就收留了小里子免费给自己干活,而自己帮她干掉追杀她的村子里的女忍们。此作主要讲述她俩平日在一起的经历,既有有趣的日常又有很多惊人的大事件。

木叶的设定极其别具一格的,太独特了。她明明是个妙龄女高中生,而且在学校还有朋友,看似比较正常,但她在工作时、面对敌人时,想法和说的话又显得极度冷酷绝情、头脑超级直,是真正的杀人不眨眼。然而平日冷言冷语的她又不是真正的冷血,有时又会展现出一点温度,特别是在后期,木叶对小里子可上心了。木叶是个具有鲜明双重性格、有截然不同两面的人,也令她颇有不可捉摸的神秘感。此作虽然以轻松搞笑为主,但对木叶的心理描写挺有深度的。她的内心想法和身世充满谜团,这一季的故事揭示了一部分。

木叶平时都是扑克脸,唯独吃饭的时候会露出满满幸福的笑容,显得十分违和。这个设定挺不错,令人能看到表面上冰冷无情的她其实还有着天真可爱的一面。

木叶的相貌乍一看挺普通的,但越往后看会越觉得她的外在形象别具个性。她的眼镜是她的标志物,衬托出她的理性和冰冷。木叶的身材绝佳,体格锻炼得非常好,皮肤白皙,欧派还相当丰饶,曲线非常鲜明。她在家里总是在床上摆出一副葛优躺姿态,穿黑色跨栏背心随意躺在床上露出小腹、腋窝的样子挺性感的,还展露出细长的美腿,姿态妖娆,颇具色气。此作里还有很多她在床上的特写秀身材的画面,真养眼。甚至还有她主动向镜头爬过来的极为撩人的画面,监督可真懂观众!不得不赞叹木叶的黑跨栏背心的造型的构思真是很赞,结合她曼妙的身材和冷淡的气质,特别有微妙、独特的色气感,许多特写的观赏性很强,被这副模样的她接近时肯定会觉得害羞。

木叶是香菜配的,最近香菜够忙的。香菜配她用的是稍暗沉还带点御气感的声线,和木叶的形象超级搭,连声线都显得很面无表情,有时候还会展示出令人深层恐惧的威压感。香菜的这个声线在我印象中之前还没出现过。香菜给木叶配音也算得上是绝配了。

小里子是个傻白甜忍者,显得十分天真无邪,性格胆小,并且挺萌的,Q版形象很可爱。一开始看此作可能会觉得小里子就是个傻乎乎的没什么内涵的搞笑角色,但往后看会觉得小里子的设定绝不肤浅。

第7话小里子各种泳着自拍来获取社交媒体上的关注度,没想到小里子的身材还蛮不错呢,得有D,一点都不属于贫瘠那类。我之前真是“小看了”小里子。第10话小里子的辣妹装不错,比穿忍者服好看多了。

小里子和木叶的相处方式非常独特,她俩真是蛮般配的,无论从性格上(一个弱势一个强势)还是能力上(一个干活一个辅助),都挺有夫妻感觉的。

木叶虽然一开始对小里子很冷淡,纯粹把她视为工作上的搭档,不带任何私人感情,但后来变得对她真是很重视。比如第4话小里子遇到危险的时候木叶立马出现秒杀敌人。第4话最后木叶还让小里子和她一起睡了,明显感情升温了。

第11话,由于之前变成小宝宝而记忆混乱,很大程度失去杀手能力的木叶被追杀小里子的忍者刺伤后,小里子奋力击退追兵并救了木叶。小里子照顾受伤的木叶的这一幕真是极大地升华了她俩之间的感情,展现出小里子为了木叶能多么不顾一切,木叶也深刻认识到了自己在小里子心中的重要性并受到了极大的感动。这令我深感她俩真有爱,能遇到彼此太好了。

最后一话,在小里子差点被追兵刺杀时,失踪几周、被小里子一直惦念的木叶突然出现,顺利地干掉追兵,这一幕真令人高兴,木叶也真是帅得不得了。原来木叶是担心小里子而特意提前从残酷的任务中赶回来的,此刻她一脸沧桑,身上还净是伤疤,胳膊都断了一条。小里子在现在木叶的心里实在太有份量了。

我看第一话的时候还以为小里子会一直对木叶是单方向喜欢的感觉,但到了最后一幕,木叶和小里子二人在床上靠在一起说悄悄话时,木叶还红着脸,场面格外温情,可见她们的感情关系早已升温成了双向箭头了。即便木叶未必会觉得那是爱情,但无疑小里子已经成了她心里最重要的人。

第5话挺离奇的。另一个不会善后的杀手玛琳制作了小里子的复制机器人机器子,让它和木叶身边的小里子交换,使得小里子的能力能够为自己所用。明明差异那么大,居然木叶分辨不出来机器子和小里子,很匪夷所思,一度令我觉得这剧情挺无厘头。没想到随着这一话的剧情进展,木叶和机器子的关系渐入佳境、逐渐交心,居然木叶还对机器子脸红、露出发自心底的微笑,主动和它一起睡,对它似乎甚至都产生了些许爱意,比起对小里子本人付出的感情都更多。这机器子的AI也真是强大,太有灵魂、太懂木叶了,也难怪木叶的心能被装载AI的这台外壳冰冷的机器所俘获。最后小里子突然把机器子变成了叶子,虽然消灭掉了冒牌货、夺回了自己在木叶身边的位置,但机器子的消失还挺令我惋惜的,也令木叶感觉似乎失去了一个重要的人,郁郁寡欢。这是此作里为数不多的有些悲伤的剧情,构思得蛮不错的,对木叶X机器子关系的描写挺好,机器子也显得挺有温度。好在第6话木叶认识到其实机器子本质就是小里子本人,没必要为机器子的失去而伤心,珍视眼前的小里子就好。

由于第10话里木叶变成了小孩子,小里子临时成了她妈照顾她,结果在木叶身子恢复后还残留着小宝宝的状态,第11话里无意间表现出对小里子的粘人行为,甚至叫她妈妈,这段真是蛮有意思。之前木叶都显得挺高冷,现在主动亲近小里子,和之前判若两人,弄得小里子脸红,真是橘里橘气。

第6话是特别有趣的一集,小里子看到有追杀来的忍者可以从欧派之间拔剑,又发现机器子的制作者的电击法能增大欧派,于是主动成为她的实验品变成了巨r,试图获得异次元谷间从而能够收纳各种物品。这欧派真是忒离谱了,跟《小林家的龙女仆》里的伊露露差不多大,将近顶两个脑袋,浮夸得难以置信。这一话围绕着这愚蠢又巨大的欧派展开剧情,真是非常乐,故事和画面真是特别令人喜闻乐见!也令我感叹此作真是创意清奇、在内容上没有拘束和禁忌。这一话真是充分描写、刻画了巨r这个元素,令人很满足,感觉此作做出了很多人很想看但一直在动画作品里看不到,或者顶多在同人本里才能看到的离谱内容。这一话我截了多达70张图。小里子真是失策,获得巨大欧派后没能习得异次元谷间的忍术,反倒这两团巨大的脂肪成了生活时的障碍物,被木叶严重嫌弃,自己就像大傻瓜一样。没想到老大坐在小里子边上时还色眯眯地看小里子的巨大欧派,还想要摸,感觉老大在骨子里真是有一些男性的视角,乐~ 这一话最后,小里子的巨大欧派不慎将邀请她同床的木叶从床上撞了下去。木叶仰面朝天呈后滚翻姿态,跨栏背心垂了下来,展露出了极为难得一见的南半球,木叶的这个姿态的视觉冲击力实在过激!我的鼻孔要是有喷血能力的话此刻血要喷满屏幕了。

小里子的逃忍的老大(黑)也跑来城市了,一副男性打扮,显得真帅气,风度很适合当执事,但她却选择在女朋友百合子家里吃白饭。虽然此作显得不是正经八百的百合作,但是此作不仅没有男人出现,gl在此作里还显得稀松平常,似乎都不显得是取向不一般的事情。这老大的女友挺母系、暖色系的,一看就是包容性很强的角色,类似于《向阳素描》的沙英她老婆的感觉。被小里子问及她俩作为恋人平时在家里做什么,二人都红着脸,果不其然她俩平时会一起洗澡、上床,之后做的事自不必说~ 这俩人在百合关系方面够硬核的。第4话,更是展现出老大和百合子之间超甜蜜的新婚夫妇的lovelove的感觉,非常令人脸红心跳。可惜这老大不像话,拿百合子的钱去打钢珠和赌马,真是很有典型坏男人的一面,不过相对来说好在是没有利用自己出众的颜值、气质以及撩女人的技能出轨。虽然老大以前在忍者村玩弄过女忍们的感情,但对百合子看起来是真心的,应该是她最后一个女友了。

第9话,老大的白色忍者服造型真是相当惊艳,特别潇洒,没想到这一身那么配她,难怪也引得百合子疯狂拍照。

我觉得玛琳不怎么好看,又丑又是鲨鱼牙,不过第10话玛琳变回小时候的样子倒还可以。她姐可真是教科书式的严重且危险的妹控病娇。第11话姐妹二人竟亲密地在一起了,成了姐妹百合CP。不过她俩的父母被玛琳姐干掉这事还是蛮可怕的,这么大的事居然就那么过去了。

此作里有好几个追兵人设还蛮不错了,却那么快就被木叶秒杀了,感觉实在很浪费人设。第3话那个带着机械拳套的相当“波涛汹涌”的妹子被秒了,遗憾。第6话那个从谷间拔剑的妹子的观赏性极强,才出现没半分钟就被木叶秒了,没法继续欣赏她的欧派,真是太可惜了!第9话出现的钢铁盔甲女也是超大,她的盔甲被木叶变成叶子后全果的那一幕太令人震惊了!

此作欧派巨大的妹子也太多了,已经约半数了,作者对巨r真是情有独钟啊。

第一话开头真是超复古,是原汁原味的半个世纪前的动画的感觉,官方挺会玩梗。

此作对于刀人这事极其轻描淡写,木叶刀人刀得随随便便,仿佛还没打人一巴掌这种事来得重大,感觉就像玩游戏时候随便灭掉杂兵一样。这样的动画还真是第一次见。

此作的OP是香菜唱的,挺清亮舒爽的。ED歌曲高潮部分的旋律和演唱挺魔性的,极富活力,非常high。



直至魔女消逝
总评:93.45
这是部不错的讲述年轻的魔女拉兹贝莉各种经历的动画。此作的剧情和立意都不错,挺正能量。拉兹贝莉的设定出色,对她的人物刻画很好,也很好地展现了她与师傅法斯特、魔女索菲、小伙伴菲娜等人亲密的关系。

此作的女主梅格·拉兹贝莉从小就被顶级魔导师法斯特女士收养成为了她的弟子。梅洛在17岁生日的时候从法斯特口里得知自己因为诅咒,在1年后将会衰老死亡,唯一摆脱这个命运的办法就是在这一年里收集1000颗喜悦之泪,当她面前的人感到喜悦时这份感情就会被梅洛携带的魔法瓶收集并成为喜悦之泪珠子。此作讲述梅洛这个魔法少女和他人邂逅并利用自己的魔法带给他人幸福与喜悦的故事,同时也讲述梅洛经历的危机、拯救很多人于危难之中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她得到了非常大的锻炼和成长,也结交了很多伙伴。

梅洛这角色设定得相当不错,很有个性。她显得青春可爱,活力满满,性格开朗,思维活跃,行动力强,在此作里刚一出镜就令我有一定好感,她的形象在此作里刻画得格外鲜活生动。她虽然平时往往显得随性、懈怠和不靠谱,但认真起来施展魔法、拯救他人的样子也挺帅气的,而且魔法潜力惊人。她还显得特别现实,挺实用主义,想赚钱和开后宫,还有时候展现出一副大叔、坏男人的样子。还有时候梅洛表现得挺粗鄙下流,比如第5话她居然伸出舌头要舔索菲,想把她嘴里的零食吸出来,也不在意旁边有外人玛丽看着。她在妹子面前经常表现出怪人行为,有着粗野少女的一面。第5话索菲说她“你有些奇怪,不正常,变态”,说得真是恰如其分。梅洛的这些特点着实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梅洛的CV青山吉能虽然没什么名气,声线也不算有特点,但是给梅洛配音相当理想,语气拿捏得极好。

第6话的内容着实挺有意思,也有一定深度。第6话之前我就看出梅洛有“变坏”的迹象,越来越不像天真的少女,而是有种很微妙的腐臭感(如社会中年大叔)。没想到第6话一开始,梅洛的发臭的一面被充分展现出来了,显得非常现实和功利,找到了快速获得喜悦之泪方法的她如同获得了财富密码,变得膨胀、嚣张、臭屁起来,都开始背地里骂师傅了,而且她的表情显得格外狰狞,跟中了邪似的。不过好在这一话她能够自我反省,重拾初心,重新以带给他人幸福、帮助有困难的人为己任,而不再一味地追求高效率地获得喜悦之泪而成为情感的骗子。其实梅洛一度变得功利也并不完全是她心态上出现了错误,毕竟她需要在短短一年内收集一千颗喜悦之泪,要不然自己就要嗝屁。这么艰巨的任务,不功利根本无法完成,平均一天获得三颗喜悦之泪,不追求效率的话哪行?这就跟现在的名校的博士生似的,若不功利地适当灌水,其个人又不是特别有科研天赋的话,可能再怎么努力也难以达到毕业要求而需要延期毕业。但只要心里认识到,功利本身不是什么好事,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比如考核目标已达到后,应该尽可能付出真心面对他人或自己的工作,那就好。

在故事前期,梅洛的魔法方面的能力平平,离优秀差得远。但后来真是越来越屌,感觉潜力无上限似的,第11话她甚至凭一己之力救了海蓝城,能够微笑着面对巨大的灾难,这令我觉得她真是成长了太多,已完全不再是以前的不靠谱又不起眼的小魔女了。天赋异禀又善良又有勇气的她,果然做出了壮举,这令我感到很欣慰。

菲娜的颜值真是高,不少画面里她令我觉得赏心悦目,眼睛又大又漂亮,皮肤白皙,发型优雅,整个人颇有气质。其欧派还挺给力,梅洛经常吃她豆腐,利用闺蜜身份从这柔软处免费得到享受。要是此作里菲娜的戏份再多一些就更好了,目前她在此作里属于点缀性的角色,没有起到能影响剧情走势的作用。要是什么时候来个梅洛对她英雄救美的故事就好看了。

虽然梅洛每当妄想开后宫的时候脑子里都是出现一群美男子的画面,但她无疑是个姬佬。此作虽然说成百合作还有点勉强,但百合元素也着实明显。第1话梅洛见到菲娜时说“和我结婚吧”,当时令我感到小喜悦。第2话梅洛居然一脸帅气地对她又说“要和我结婚吗”,可惜得到的是“不要”的回答,唉。要是这俩人从闺蜜上升到人生伴侣关系就好了。梅洛接着又说“不过,你的丈夫我得给他一拳”。此刻我心想:难道梅洛真的肯把菲娜让给男人?我觉得要是真到了她得知菲娜有男朋友的时候,梅洛大概率是不开心、严重吃醋。

第4话出场的索菲和梅洛挺搭的,一个静一个动,一个冰冷一个热情,是典型的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组合。索菲从小因为自己展现出的魔法天赋被周围人惧怕,并一直忧郁着。在梅洛和她相处后,索菲紧闭的心门被梅洛的善意和真诚打开了,这CP不错,这俩人都很喜欢对方。第4话最后二人都没啥隔阂了,索菲还笑着对梅洛说:“等会再杀了你”。一直冷冰冰的索菲也变得会开玩笑了,挺好。与梅洛的相处,还令索菲开始逐渐地喜欢上了自己的魔法,感受到了通过魔法带给她人幸福的喜悦感,不再希望能将魔法从世界上抹去。在二人离别时,扑克脸的索菲流露出了发自真心的笑容,令我感到她俩能遇见彼此真是太好了。

第4话梅洛居然当着菲娜的面说菲娜是第一夫人,索菲是第二夫人,乐。第5话她居然还把菲娜和索菲都称为爱妃。如果此作里梅洛能真正建立这样的后宫关系就好了。

第5话,菲娜和索菲吃冰激凌时的合拍很赞,显得亲密无间,我心想干脆她俩百合得了,颜值都非常在线,同框很养眼,十分般配,把梅洛这个痴心妄想又坏又野的男人踢走。不知道此作还会不会出下一季,要是有的话,若能看到更多菲娜X索菲的剧情,我肯定会很开心。

虽然法斯特平时说话语气、态度总显得比较严肃,但她心里真是极其关爱梅洛。第7话法斯特救梅洛的一幕表现得很不错,充分展现出了法斯特对梅洛的重视,真心将被她收养的梅洛视为自己的亲女儿。为了保护梅洛,法斯特最终以失去了大拇指为代价。这一幕也终于令法斯特展现出了实力,之前法斯特在行业里显得地位很高,我一直也没弄明白她强大在哪。最后一话再次着重描写了法斯特与梅洛的关系,现在梅洛在法斯特的眼里不再是不懂事的小孩了,而是靠得住、可以信任的弟子,因此最终放她自己一个人去调查她的危险的出生地,那个曾被魔力灾害毁灭的城市。

我一直总有种感觉法斯特是在坑梅洛,我怀疑法斯特说梅洛1年后要挂是在编故事,目的就是让梅洛认真起来,把收集1000颗喜悦之泪作为她成为合格魔女的考验。要是梅洛真的有那么大的危机,那么爱梅洛的法斯特肯定不会一直那么淡定才对。

第2话,看到老奶奶被死神盯上,最终去世时,我突然想到,该不会1年后要死去的不是梅洛,而是法斯特吧。此作结束时梅洛还有半年的时间,难以想象半年后会发生什么。话说这老奶奶去世得也太突然了,上一秒还在笑呵呵地好好说话,下一秒就没了,我都担心老奶奶在一旁的家人会不会怀疑梅洛对她做了什么。话说梅洛这个能看到人被死神缠身的能力要是居心不良的人也有的话,都能用来骗保了。

第3话开始出场的非常丰饶、漂亮的脚臭的魔法大姐姐祈的设定不错,伊藤静的配音很适合她。重度脚臭的设定令我想起了永远的17岁--八云紫。

此作里那些遭遇魔力灾害的人好恐怖,第11话那个人还浑身肉瘤,我都不敢看画面。要是此作里别出现那么恶心的画面就好了。

此作第1话作画很细腻,画风舒服,令人对画面的第一印象很好,看着非常顺眼。不过有点可惜的是作画品质没能严格保持下去,后期的一些作画显得有点马虎。

此作的BGM是立山秋航负责的,果然没令我失望,发挥稳定,贡献了不少优美、有活力的插入曲。

此作的OP和ED风格迥异,坂本真绫唱的OP显得非常明亮活跃,而ED则非常暗沉忧郁。虽然这两个主题曲不算很经典,但品质还是不错的。



乡下大叔成为剑圣
总评:93.45
此作虽然不是什么大作,但制作质量不错,观赏体验优秀,剧情挺有看头,故事内容挺充实丰满的,往后愈发精彩,有不少扣人心弦的情节,而且男主和女主的人物设定和刻画突出,是部值得观看的作品。

此作的男主贝利尔是个实力超强的剑士,但一直安分地呆在乡下的道场教剑术,没获得什么功名,如今已经是大叔的年纪,而且仍是单身。他深受徒弟们的尊敬,这些徒弟们很多都已经非常有出息。有一天,已经成为了骑士团长的利贝尔曾经的女高徒亚琉希雅请他出山,去城里当骑士团的教官。此作讲述从乡下被挖掘出来的利贝尔利用自己超强的剑术解决各种恶人和危机,在这个过程中也充分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被越来越多的人信赖和尊敬。最终他还救了公主和邻国的王子,最终被授予了剑圣的头衔。

贝利尔的人设很值得称赞,性格挺完美无缺的,是老好人,朴实、老实、踏实、谦逊、慈祥、温和善良,安分守己,不主动展露锋芒,不卖弄强大的剑术,也显得无欲无求。他也完全不好女色,对美好的亚琉希雅完全没有产生任何雄性的欲望,还觉得自己是个大叔,和亚琉希雅不会有任何展开的可能,殊不知亚琉希雅巴不得能和他早点结合。看到第2话的时候贝利尔帮助受欺负的徒弟亚琉希雅,令我感到他是很值得敬佩的人。第5、6话他还很认真地帮助小女孩缪依并收养她,令她充分感受到了温暖,相信世界上还是有好人。

利贝尔的剑术相当厉害。毕竟他年纪已大,力量和速度并不在巅峰,但是经验、技巧、应变、观察力实在是max,总是能凭借这些优势战胜强敌,这个设定很赞。以他的剑术和这一季里做出的功绩,被授予剑圣头衔并不为过。

此作里还着重刻画利贝尔与他曾经的女弟子之间的深厚的师徒情谊,这方面展现得相当好,是此作另一个可圈可点之处。每个女弟子都挺有个性。

此作的女主亚琉希雅是利贝尔女弟子中最强也是最有出息的一个。亚琉希雅的人设令我很中意。她的相貌颇为精致漂亮,虽然有着认真严肃的骑士团团长的一面,但也有挺少女的一面,对师傅利贝尔充满了爱慕之情,会对他脸红羞涩,显得挺可爱。第8话她和利贝尔决斗,还想获胜后就告白,这令我有点矛盾,我很想看到亚琉希雅向利贝尔告白,但又不想看到利贝尔输掉。亚琉希雅现在的剑术真是相当厉害,瞬间的突刺令人防不胜防,胸口的球都快甩出来了。

亚琉希雅还是醋坛子,看见有其它年轻少女接近利贝尔就特别警觉,第10话看到另一个女爱徒萝瑟和利贝尔贴得特别近,立刻露出能杀人的眼神,笑。

亚琉希雅的服装设计实在是极有情趣,我太喜欢了!其丰饶的欧派直接与金属胸甲相接触的那种金属贴肉的感觉,即“铁包肉”,相当妙。而且两侧胯部大面积暴露,令腹股沟都一览无余,真是好福利!亚琉希雅的山谷很深,美不胜收,我感觉她这个设定可以削弱多数男性敌人的战斗力,如此美妙的景色足以令男性敌人与她战斗时分心、走神,然后瞬间被她犀利的剑刺穿(很多角色穿比基尼盔甲可能也都是有这个考虑)。利贝尔应该问问她,为啥盔甲覆盖面积那么小,那么怕热么?亦或是为了避免降低敏捷度考虑?不觉得害羞么?看此作过程中我给亚琉希雅截了近50张图,她的欧派实在太有魅力了。

利贝尔20年前收养的女徒弟苏蕾娜里珊德拉的外形凶悍,性格张扬,巨大的欧派汹涌澎湃,腹部筋肉感十足,还穿个齐*小短裤,是另一番福利。虽然里珊德拉战斗力超强,看着有点凶悍,有一点狂战士、狮子的风格,但在贝利尔面前显得挺温顺,还对他脸红过,是个刚中带柔的女子。苏蕾娜和亚琉希雅在外型上如同一个是火一个是水,他俩还互相看对方不顺眼,内在也是水火不容。

后期出场的另一个女徒弟萝瑟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有心机的女人,果不其然是和刺客一伙的,最终演变成了利贝尔和她的正式对决。利贝尔这场战斗到是没什么悬念,果不其然在以轻伤为代价观察清楚萝瑟的招式后一击获胜。那一剑看起来砍得很重,金属胸甲都劈开了,按理说应该马上挂掉才对,居然没死,利贝尔对力道拿捏得也太精准了,面对赌上性命的战斗居然还能有余力既令对方重伤又没生命危险,厉害。萝瑟的盔甲包裹得严严实实,还带着盾牌,很注重防御,和亚琉希雅清凉、注重敏捷的很低覆盖度战斗装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魔法师团团长露西的设定也还不错,个子小小的,十分傲气,法力超强。第5话她干净利落地收拾了欺骗小孩的恶棍,显得挺帅气。她虽然总是态度高傲,但是对那个被骗的小姑娘缪依挺上心的,可见内在还是挺善良的。

此作一些关于剑术的内容还挺专业的,比如第5话说到双手剑要横着劈,容易利用离心力,并且要用臀部驱动,还真是这么回事。

第7话贝利尔打三只小老鼠居然打得那么费劲,真是离谱,难以想象一个剑圣对付老鼠居然那么吃力。



拜托请穿上,鹰峰同学
总评:93.4
超绅士的动画,lsp必看。此作的女主鹰峰高岭真是杀必死女神。此作其实没什么内涵,但趣味满满,观赏性不错(对于特定群体来说),男主和女主相处方式非常独特,也算挺有爱。

此作的设定非常特殊。高一就当上学生会长的各方面完美的大美女鹰峰高岭性格高傲,并且有一项超能力,就是脱去胖次时可以回到之前的时间点,这个能力使得她总是无懈可击,犯任何错误时都可以读档,但代价就是时光倒流之后胖次就没了,并且看到她月同体的人会获得曾经的记忆。鹰峰发现了吊车尾的弱鸡+性格软弱+正人君子的白田孝志(此作的男主)窥见了她的秘密,并对他不知为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玩弄他,于是通过软硬兼施,使唤他成为自己的专属内衣衣柜,专门让他给发动能力后下身处于真空的自己穿上胖次。此作讲述他俩这种女主人和“衣柜”的秘密关系,以及感情逐渐加深的过程。

此作的创意着实有趣,真是福利满载,充满各种花式高能福利,而且还有无修版。有很多画面十分赏心悦目,比如鹰峰在教室里咧着衬衣,轻薄的布料搭在极富立体感的欧派上,遮掩得精妙得不能再挪一厘米,这真是独树一帜的视觉诱惑,整个人显得工口气息满满。看每一话我都大量截图保留美好画面,总共截了约400张图。

鹰峰的人设很赞,挺合我口味,黑长直,高颜值,身材绝伦,过于饱满,至少有G。她外表看起来完美、无懈可击,是学生们的模范表率,而内在却有魔鬼般的抖S的一面,还非常会演。白田又是典型的身在福中不知福、令人羡慕嫉妒恨的男主,明明能尽享鹰峰的无限福利,却总是退缩,真是不开窍。

鹰峰真是变着法儿地非常居高临下地“欺负”(宠爱+挑逗+挖苦讽刺)弱势的白田,还各种变着法地向他卖福利诱惑之,特别擅长语言挑逗,白田真是被她拿捏得死死的,笨拙的他也完全想不清楚性情捉摸不定的鹰峰肚子里卖的什么药。实际上鹰峰就是对特别正直的白田感兴趣,想让他眼里只有自己,因此百般挑逗他。此作里鹰峰展现的花活儿可真多,白田总被耍得团团转。最后一话居然白田被迫躲在鹰峰的长裙下面给她穿胖次,还是在舞台的大庭广众之下,鹰峰真会玩,作者的想象力也真丰富。

鹰峰也有点高攻低防,虽然她总是一副游刃有余、完全掌握主动权的样子,但白田主动认真地表达对她的重视、关心乃至好感的时候,她也会害羞脸红。最后一话白田在演出舞台上表现出帅气的时候,还令鹰峰怦然心动。

鹰峰虽然平时显得极其从容和淡定,但是特别胆小,怕打雷、怕鬼怪,总是因此造成大福利。打雷的时候她曾吓得果着全身贴到白田身上,第11话进鬼屋时她还被蜘蛛丝缠住成了捆绑play的样子,视觉冲击力超强!

非常意外的是鹰峰的CV居然是久保由利香,花阳这么纯洁的角色的CV居然配了这么不纯洁的角色,反差真大!她配鹰峰很合适,把女王的端庄和傲气表现得很好。但声线稍微少了点特色和磁性,如果换做是老练的日笠阳子或伊藤静来配没准会更惊艳一些。

下面是观看过程中的一些感想。

第1话里鹰峰发现卷子上不是满分,于是当众脱下胖次以回到之前。但这一瞬间只有白田的心理特写,我挺想看其他同学们那一刻脑海里的想法的。我还想,要是鹰峰这回玩脱了,回溯时间的能力没发动成功,那她干的这事就成了全校的大新闻了,大社死!(我挺想看这个平行世界的剧情)PS:我在p站上看到过同人作品,鹰峰被强制戴上了拘束具,导致胖次无法脱下来脱险,然后就喜闻乐见了。

第2话白田居然在上课时给鹰峰穿胖次,这也太假了!周围人和老师都是瞎子么!我还感觉鹰峰简直就跟巨婴一样,自己都不会穿胖次似的。

第3话4:55的画面实在太过激了!居然是鹰峰拍不可描述影片的画面!令我好奇鹰峰怎么对男孩子才知道的东西和兴趣那么了解。

第4话白田因病得福,鹰峰陪睡,还把白田的头埋入自己的素谷之中。白田满脸享受了鹰峰毫无遮蔽的巨大的热水袋。

第5话鹰峰扮演猫娘挑逗白田的姿态,尤其是扮成不穿衣服的猫的样子,太诱人和撩人了!她戴猫耳意外地适合和可爱。要是再加个猫尾就更好了。这一话打雷时,害怕打雷的鹰峰果着紧抱住白田,白田可太爽了,真是要用一句话来形容:天公助我!

第6话鹰峰居然要求白田和她玩扮演夫妻的游戏,真是太会play了,鹰峰的素体围裙造型真是太给力了!那size大到围裙根本裹不住。这一话鹰峰的细黑绳子样子的泳着也是相当令人兴奋。

第8话出现了白田小学女同学绘梨依•艾薇格林。她的身材完全不输于鹰峰,金色短发+阳光性格展现出的青春闪亮感很好。她穿的露一侧肩膀的衣服我很喜欢,又有美感,又性感,又得体,而且展现出了她肩膀的很漂亮的骨感,令人想舔。居然湿身了的她把自己的衣服几乎全撩开让白田看,真是难以置信,那画面感把我震惊了。她对白田一丁点距离感都没有,居然还说“从以前开始就是超越性别的朋友了”!说得似乎现在都能马上一起洗澡似的。她甚至还舔白田的脖子。不过绘梨依只是显得对男女之间距离感缺乏常识,过于天然,倒是并没表现出想要和白田交往的想法。果不其然,他俩在一起暧昧的时候被鹰峰捉奸了,此刻鹰峰的威压感真强。这一话鹰峰把绘梨依手里的气球看成了condom之后的一连串反应和对话可真是有趣,鹰峰的胡思乱想把自己弄得脸红心跳,这剧情的创意真是GJ。这一话出现了绘梨依的多次大福利画面,鹰峰也顺带被同框展示,真是令人赏心悦目。

第9话,居然绘梨依和哥特风格打扮的妹子手牵手回家,令我十分吃惊,居然她是百合女!难怪她对白田并没有恋爱的想法。能在福利BG番里看到真百合的机会并不多。绘梨依居然还说相对于白田,对鹰峰更有好感,呵呵。要是有绘梨依X鹰峰的画面肯定会很美好,俩人都是大美女。第10话,居然绘梨依还在和鹰峰一起学习的时候偷偷揩油,感受鹰峰欧派的柔软,然后居然鹰峰让绘梨依想摸就摸,哎呀~想不到剧情竟然变得姬情起来了,绘梨依可爽了!之后白田在门外脑补二人互相没有物理上隔阂的身体摩擦的画面真美好。



阳光马达棒球场!
总评:93.35
此作主要讲述阳光马达棒球场里工作人员,特别是卖啤酒的妹子,以及阳光马达棒球队球员们平日的故事,还特别侧重体现他们和球迷之间紧密的联系。此作属于较低成本的作品,可能令大多数观众的第一印象很一般,但实际观看体验挺不错,看完一话我就决定追了。此作内容轻松有趣,题材很有新意,并且一些情节还有点感人、令我觉得蛮有爱,而且此作的女主的人设超好,是一部我蛮喜欢的作品。

此作的主角是琉璃子,是在球场里卖啤酒的妹子中的一个。琉璃子真是我的菜,这人设令我特别中意,漂亮、可爱、阳光、闪耀、外向、乐观,有点辣妹感,性格很有趣,整个人特别有青春活力,欧派还很丰饶。她本身金色的头发和瞳孔就已经很闪亮了,还戴个向日葵发饰、穿粉红色工作服,显得更是很暖很亮。她的小虎牙还非常可爱。工作时背着啤酒罐的设定更令她的形象显得有独特个性。此作作画有些不稳定,作画好的时候琉璃子显得巨漂亮,我总会截图,整部作品看完都截了90张。琉璃子已经被我加入正式的后宫名单了,因此Multiwfn启动时会有一定概率出现。

给琉璃子配音的是菲鲁兹·蓝,虽然用的声线不算很有辨识度,但配得着实挺好的。

此作没有出镜率占主导地位的男主。出镜率最高的男性基本上算是那个年轻的男常客,看起来挺内向、阴沉,性格和善于表达的琉璃子截然相反。这男常客每次来球场都会被琉璃子撩、被她重点关照,琉璃子的口吻还经常带着些许色气,这男常客真是令我羡慕。他俩的互动令我想起长瀞和其前辈,琉璃子和长瀞一样都是在男主面前显得贱贱坏坏的,而这俩男角色也都是阴沉害羞型的。我觉得琉璃子对男常客提供的这种额外的杀必死就已经值得付费了,买酒都是次要的。虽然我滴酒不沾,但如果真遇到琉璃子卖啤酒,我都会为了她而买酒。虽然琉璃子表面上显得积极主动,好像撩男孩子都很熟练了似的,但似乎并没有交往经验,心里也有着挺害羞的一面,对那个男常客经常感到心动,这个反差挺萌。

最后一话很好,把男常客和琉璃子的关系又升华了。琉璃子本来以为男常客去琦玉那边的棒球场时从那边的啤酒妹处买了酒,感到吃醋和不爽,居然男常客似乎是故意没买,暗示买啤酒就只认琉璃子,这下琉璃子又高兴又害羞,样子很萌。这个短小的故事令我觉得很有爱。

也不知道那个男常客哪来的那么大魅力,不仅琉璃子喜欢她,就连球场卖炸鸡的女孩也喜欢他,心底里还管他叫王子。而且他的热爱棒球的女同事对他也很亲近、没有距离感。他简直都算是开准后宫了。

此作每一话都有多个小故事,很多都构思得挺好。第一话后一半讲球场里走失的小孩的故事,琉璃子的行动和态度令我觉得她的内心又美好又善良。这个剧情看完后令我觉得这真是个好故事,这种又有趣又有爱的作品令我着实挺喜欢,此作完全不像很多搞笑番一样内容空洞和轻浮。

第3话阳光马达球队的外援丹尼斯为琉璃子的美丽所吸引,我觉得这才是球场里的男性应该表现出的样子啊。琉璃子那么漂亮可爱,不被她吸引才不正常,说琉璃子是球场女神都不为过。居然第10话,由于丹尼斯的全垒打把球打到了琉璃子的身上,导致二人终于有了说话的机会,丹尼斯一个大男人面对琉璃子还挺羞涩的,有趣。丹尼斯要是向琉璃子求交往就更有意思了,不知道琉璃子会作何反应。

第10话最后一个故事里,椿和小次郎打电话的过程显得有点腐,这俩大男人间的感情显得相当深厚。万万没想到椿居然就是球队里扮演吉祥物的那个人,小次郎原以为椿在地球的另一端,美国,没想到现在就近在他隔壁。这个剧情真是出乎意料。相比于状态正佳的小次郎,时运不济的椿的现状显得令人遗憾,露脸的机会都没有了。小次郎抱住椿的一幕略有感人,也挺基情。居然这一话ED都换了。

啤酒妹卖的一杯酒要700日元,感觉还挺贵的,比罐装啤酒贵太多了。

此作的ED做得相当有个性,是啤酒妹们奔放地跳舞,动作特别丝滑、极富动感,歌曲也很欢快,很可圈可点。这不禁令我觉得她们只是当啤酒妹有点浪费才能了,应该兼任阳光马达棒球队的啦啦队。



男女之间存在纯友情吗?(不,不存在!)
总评:92.8
这是部校园恋爱喜剧番,二女争一男。此作画面不错,比较明亮,画风好,俩女主都挺有个性,不少剧情挺有趣。不过往后看,感觉剧情真是挺闹心的,有比较迷和比较胃疼的地方。

此作的男主夏目悠宇钟情于制作女孩子喜欢的那些小饰品。他在初中时遇到了女同学犬塚日葵,日葵给他做的小饰品促销,并且喜欢上了他认真做饰品时的闪闪发光的双眸。时间久了,这俩人之间变得毫无距离感,但却始终是以合伙人+挚友的方式相处。明明他俩理应发展成为恋人,却止步于感情非常要好的朋友,此作在欢乐搞笑的剧情中着重描写这种亚稳态关系、特殊的相处方式、暧昧的感情。此外,此作的另一个女主,美女榎本凛音,一直喜欢日葵发的照片里的小饰物,并对制作者心存好感,但她不知道照片里那些饰物,以及自己手中珍惜的饰物,都是悠宇做的。当她因为一次契机知道了真相后,对悠宇诞生了恋爱感情,这令日葵感到自己特别重视的悠宇有被夺走的危险。这种胃疼的感觉是此作一直重点表现的。

大美女凛音对悠宇的态度很稳定、一心一意喜欢她,努力表达自己的感情,而日葵忒能折腾、惹事了,后来我都觉得她有点神经病特征了,好烦。偏偏悠宇还就非她不可,看此作的过程中令我觉得悠宇真是够能自虐的。凛音居然对悠宇那么执着,明明悠宇对她没有恋爱感情,她也明白悠宇的脑子里只有日葵,却甘心当备胎,唉~

刚开始看此作时,日葵真是个颇令我感兴趣的女孩。她的相貌可爱,性格阳光外向,非常随性、风趣,毫不矜持,说话和行为没有尺度限制,完全不懂得男女授受不亲,平日都跟悠宇随便搂搂抱抱毫无隔阂,真是又主动又粘人。日葵还对悠宇直言“假如你到30岁还是单身,就选我吧”、“假如到了30岁悠宇还是没能开店,那我只好负起责任跟你结婚”,还提议“要不要成为命运共同体”。起初,悠宇虽然不是日葵的恋人,日葵也尚未认真地把悠宇作为交往对象,但悠宇在日葵的心里却有至关重要的位置,令日葵特别不想离开他。当时令我感叹,有如此可爱的妹子毫不掩饰地倒贴、主动愿意当备胎,悠宇真是太令人羡慕了!可居然悠宇直言不讳地说“我绝对不跟你结婚”,还嫌日葵不稳重,悠宇可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又是典型的二次元男主身在福中不知福。

悠宇和日葵的关系真是畸形,明明可以顺利成为恋人,二人却都声称和对方是挚友,恋情被表面上的挚友的设定束缚着,他俩也都想突破挚友的关系更进一步。日葵自己拥有的挚友身份成了和悠宇发展感情的障碍,也成了她表达恋爱感情的“退路”,有这个退路在,她就难以真正拿出的勇气认真地表白。随着剧情发展,特别是悠宇和凛音的关系愈发亲密,日葵的立场变得愈发尴尬,令她逐渐烦躁起来。令我感觉她真是窝囊。第3话末尾,日葵的挚友设定以及她干的傻事、做出的愚蠢反应,终于将她逼入了绝境,导致她炸了,样子真是恐怖。

逐渐地,悠宇发现日葵和自己远远不是伙伴那么简单,而是自己心中不可失去的人,对她的恋爱感情越来越强烈。日葵的举动经常令我感叹女人心海底针,悠宇真是难以想象日葵的肚子里积攒了那么多复杂的想法和感情,不清楚到底她是怎么看待自己的,老被她耍。悠宇痴迷于这么个女人,真是够辛苦的。

日葵和悠宇发展的关键问题就在于,虽然二人总在一起,却从未好好交流过对对方的看法。日葵还以为悠宇喜欢凛音,一直不知道自己对悠宇来说有多重要。另一个问题在于日葵的行为和想法显得太智障、太神经了,弄得我后来真是挺讨厌日葵的。比如第10话,日葵之前老是对认真的悠宇示爱,令悠宇认真和心动,然后突然又说是在调戏他,就像“狼来了”的故事。结果这么搞时间长了,导致悠宇已经不信日葵的真心告白的话了,结果这时候日葵又自己闹别扭,觉得自己的感情传达不到悠宇心里,令我感叹日葵的这性格真是太贱了(然后,居然日葵瞬间和悠宇亲上去了!这个展开真是非常戏剧性,本以为可算是不再原地踏步拖戏了,但结果日葵又跑掉了)。还一个妨碍二人交往的因素就在于二人莫名其妙的约定。故事中很多次日葵开撩悠宇,令我感觉明明现在交往正逢时,可二人却非要执着若到30岁还单身再结婚,这束缚设得真是太莫名其妙了!

凛音这妹子的漂亮程度比日葵高得多,身材也比日葵出类拔萃得多。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颇有几分涩谷凛的感觉,都有点辣妹感,真巧这俩人的名字里都有凛字。凛音的人设真是太好看了,真是特别符合我审美的美女,我经常被凛音的颜值美到,然后忍不住截图。其丰饶的欧派更给她的魅力加成。贯井柚佳给凛音配音配得不错,挺温柔稳重的,一听声音就是个踏实的令人能够安心、放松的美女。

凛音平时的样子比日葵稳重得多得多,不惹她的时候她表现的性格挺温和的。但令人意外的是她易怒,怒的时候总是眉头紧锁,样子颇吓人,这个设定挺乐。要是和她结婚,搞不好时间长了会成为妻管严。凛音挺害羞的,和说话都不怎么过脑子的日葵真是形成了截然反差。第2话悠宇给凛音戴项链而凑近了那一幕,凛音满脸通红,脑子快要沸腾,这样子真是可爱。

看到后来,尤其是第8话,凛音在悠宇家对失落的悠宇那么好、表现得那么体贴、那么想抚慰他,还那么主动倒贴,真令我感叹悠宇怕不是脑袋有坑或者是心里有什么疾病,居然死活非要选择被飞扬跋扈+神经病+性格恶劣+易怒+行为捉摸不定的日葵欺负和捉弄,却不选择颜值和性格比日葵都要好至少十倍的凛音。日葵对悠宇的精神控制力真是有一手!把悠宇调教得非她不可。我是悠宇的话,至少到了这一话的情况,100%选择凛音。起初我觉得凛音和日葵各有优点,二者我都想要,但看到后来,日葵真是倒贴我都不想要了,我可经不起日葵的折腾,她和凛音比起来真是云泥之别。

剧情中悠宇还脚踏两条船,明明并不打算和凛音真正交往,却接受凛音对他的亲近,比如手牵手、给凛音喂食、二人独处一室,等等。这很不像话。

第9话凛音姐姐榎本红叶出现了,真是美女,难怪凛音漂亮,原来是家族基因好。红叶居然和日葵的哥哥云雀在学生时代是恋人。云雀平时看起来自信满满,并且努力对日葵X悠宇做助攻并守护这CP,想不到在红叶面前萎了,我没搞懂云雀是什么把柄被红叶拿捏了,红叶的手机里录的是他什么内容,也不知道这俩人当年是怎么分手的。红叶的size可真够大的(也难怪凛音现在就已经不小,之后还能发育),她把手机插入自己的谷间的特写真是福利,塞的时候还有肉感的声音,这一幕真好。我心想既然红叶是演艺公司的,干嘛不让自己妹妹大美女凛音也走上演艺事业?明明能比日葵做得更出色。

我有一天突然想起来,此作的俩女主和《风夏》的俩女主真是颇像!都是一个性格开朗的蓝短发+蓝瞳孔妹子,再加一个黑长直深色瞳孔文静妹子。相似程度之高都有点人设抄袭的感觉了。



快藏好!玛琪娜同学!!!
总评:92.35
此作是半长半工口番,绅士向,近乎全程福利。男主阿久津荣太是个阴暗的技术宅,喜欢鼓捣机器人。有一天他回家时看到班里的非常受欢迎、闪耀、性感的女生玛琪娜堵在自己家门口,发现受伤的她竟然是个运用了未来科技制造的机器人,而且还是工口用途的机器人。玛琪娜被阿久津救了之后,开始缠上了他,各种大福利无限放送。此作讲述阿久津、玛琪娜、其她女机器人、同班女同学茉美美在平日发生的欢乐又工口的故事,还挺有创意的。在这期间荣太极力隐瞒玛琪娜是机器人的事,导致出现了大量福利+难以描述的剧情。

此作里有很多令绅士、lsp们很喜闻乐见的画面、对话或自白,槽点满满。比如第6话荣太修理玛琪娜的大腿关节时,玛琪娜说“你说要仔细观察里面...身体里面被人*来*去...等等,你不要*奇怪的地方啦!”,此作里净是这种荒诞离奇的场面。

荣太能被漂亮、丰硕、随性、工口气满满、爱挑弄人、性情大胆而且还没有什么羞耻心的玛琪娜这样的美好的机器人粘上,可真是太令人羡慕,阴暗萝卜特宅终于迎来了春天。荣太总是不断被身材绝伦的玛琪娜赤果果地(这用词毫不夸张)诱惑,可惜身在福中不知福。他俩的形象搭配稍微有点像《小林家的龙女仆》里的露科亚和翔太的关系,都是一个欧派巨大性格阳光的女角色搭配一个没存在感的男矮冬瓜。虽然玛琪娜有点太强势和任性,但性格还挺可爱的,颜值也蛮不错,我还蛮中意她的。我很希望未来的真实世界里有玛琪娜这样的机器人售卖,当她的主人。

虽然玛琪娜是工口用途机器人,但居然被限制获得相关知识,甚至连雄性基本的生理结构都不知道,获得的反倒是一些奇怪的知识和认识,被腐女同学茉美美所严重误导。比如第2话实战起来她居然都不知道该做什么,看到荣太的宝具还以为是内脏跑出来了,挺滑稽的。这还真是很AI,被输入什么知识,就完全基于什么知识来实践。

内向的荣太过于一本正经,不肯和玛琪娜发生过激关系,但这等于否定了玛琪娜的存在意义,毕竟她生来就是那个用途的。这令荣太为难、觉得愧对她,这层关系挺有趣的。

荣太面对玛琪娜轮番挑逗总显得十分害羞,不敢正视,但这也更引起玛琪娜继续欺负他的兴趣。不过荣太经常要修理玛琪娜的麻烦、故障频出的腿部球状关节,在这个过程中倒是早把玛琪娜身子的各个细节看光了。

被制造出来用于反制工口诱惑的玛琪娜的妹妹抢了玛琪娜的身子,把自己脑袋装在玛琪娜工口的身上,然后自我欣赏和感受新身体,这一段剧情很有趣。她妹妹真是对玛琪娜的身子觊觎已久,自己原本的小学生身子的机器实在太“廉价”了,直接获得了玛琪娜的富饶的机体,简直就跟RTX1050换了RTX5090一样。但她没想到玛琪娜的身子竟然有致命缺陷,就像是弄了块有暗伤的顶级显卡,用了一段时间后花屏了。

茉美美一直觉得女同学玛琪娜是被荣太所欺负、控制,被迫成为他的玩物,一直想揭露真相。茉美美是重度腐女,脑子里有许多非常污浊的知识,她奇怪的幻想给观众带来了很多福利和欢乐。荣太真是很无辜,明明他才是被玛琪娜欺负的。茉美美具有的生理方面的知识相当biased,那些不明真相的妹子从她这里获取生理知识都被她严重带歪了,挺乐。

此作的OP可圈可点,活泼欢乐,挺符合此作的风格,而且填词很好,充分体现出慵懒、不想努力的家里蹲的感觉,和此作的主角们的属性联系得挺紧密。这歌还是一人创作+演唱,挺有才。

ED开头和结尾的风格有点怪怪的,而且部分画面有轻微的卡顿感,有点违和。



Lycoris Recoil:友谊是时间的窃贼
总评:91.5
我挺喜欢当年大红大紫的枪战百合番《Lycoris Recoil》,居然现在出了续作,结果一看,是泡面番。总共只有区区6话,真是不够看。这个泡面番是讲泷奈和千束的零散的日常有趣的故事,继续展现泷奈和千束之间的有爱的关系。并非像许多作品正作后的泡面番用Q版简画风格,这泡面番的作画和前作精确一致,质量相当上乘,挺花本,也有一些画面令我感觉精致到养眼(不过最后也有明显崩坏的地方,这令我略失望)。

此作里又出现了大便甜点的梗,有趣。

第5话泷奈夜里偷偷穿千束的制服自我欣赏,然后被另一个妹子发现的剧情很有趣。好在泷奈机智,令其秒被封口,要不然会成为黑历史,被千束拿来调侃很久,泷奈就太羞耻了。

]]>